宝宝为什么不愿意单独睡,责任在于家长!( 二 )


先分床后分房
接下来就应该训练宝宝在小床独自入睡了 。爸爸妈妈要在小床边给宝宝充分的爱抚,使他感到安全和温暖;爸爸妈妈可以在白天加大宝宝的活动量,晚上避免激烈兴奋的刺激,从而使宝宝产生睡意;同时还可引导宝宝听故事或欣赏舒缓的音乐,起到平静心理催眠的作用 。切忌睡前接触恐怖的信息和刺激,以免造成宝宝心理上的恐吓,从而不利于入睡 。
在宝宝可以顺利地独立入睡以后,爸爸妈妈就可以尝试与孩子分房而睡了 。
分房不分心
让宝宝独自睡在一个房间,首先要把这个小房间好好装饰一番,使它成为温馨别致、充满童趣的“童话小屋” 。墙上贴一些宝宝和爸爸妈妈的照片,或者孩子喜欢的卡通图片;小床可以设计成汽车、小船等形象,周围挂上卡通小动物、带有悦耳声音的小玩具、漂亮的贴画等做装饰,再把宝宝平时喜欢的玩具摆在床边,告诉他小动物是他的好朋友,会陪他一起睡觉 。
这样,宝宝的恐惧感就会渐渐消失,转而喜欢这个环境 。爸爸妈妈要在宝宝睡前多陪他一会儿,让宝宝感到虽然和爸爸妈妈分开了房间,但是他们的心没有分开,爸爸妈妈始终是关心他呵护他的,并没有不喜欢他、抛弃他 。
家长为什么舍不得让宝宝单独睡
抱着宝宝入睡是一种幸福
许多爸爸妈妈认为抱着宝宝入睡是一种幸福 。工作的紧张繁重,社会的竞争压力都会在这温馨的时刻得到缓解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情感的寄托,孩子那纯洁的小脸能唤起人类心灵最深处、最原始的爱的情感,此时此刻孩子几乎成为了生活的全部内涵,抱着宝宝睡觉同时也满足着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情感依赖 。
建议家长要把宝宝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宝宝身心成长的规律,不能为了满足自己对孩子的喜爱和依恋之情而剥夺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
心疼宝宝,怕孩子受委屈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自己睡会蹬被子着凉、掉下床;怕孩子孤独、害怕、受委屈,不能安然入睡,影响精神休息;怕孩子为此不再依恋父母,疏远亲子感情,甚至失去孩子的爱 。家长的这种焦虑情绪会感染孩子,导致孩子更无法独自睡觉 。
建议从房间的装饰到小床的被褥,要符合宝宝的生理、心理情感需求 。被褥的薄厚程度因人而异,不要给宝宝盖得太厚,比大人薄一点为合适,这样宝宝就不容易踢被子而着凉 。如果气温较低,还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小热水袋温暖被褥 。同时,不要忘了睡前对宝宝的安慰和爱抚 。这些都有助于家长克服紧张情绪,放下心来,让宝宝安然入睡 。
不必着急,以后自然就独立了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和爸爸妈妈睡觉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很好,很益于培养亲子感情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不必着急,先保证孩子充分得到了父母的温暖,再考虑独立性的培养 。
如果一个人虽然有良好的独立性,但在情感上却有缺失,岂不是一生的麻烦!单独睡的问题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解决了,顺其自然吧 。
建议独立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保证孩子获得充足的温暖和关爱没错,但如果以此忽视独立性的培养则会走向爱的极端,溺爱与纵容 。所以,爸爸妈妈应该重视起来,积极引导孩子独立入睡,从细微处培养其独立性,使其能够在正常适度的关爱中自己长大 。
家庭条件不允许
有些家庭由于居住环境的限制无法为宝宝单独睡觉提供必要的条件,宝宝只能和爸爸妈妈挤在大床上 。
建议如果居住环境不允许宝宝分房睡,甚至分床睡,那么家长也要做到和孩子分被睡 。此外要保证睡眠环境的清洁、安静和空气流通,鼓励宝宝自己铺、叠小被子,自己入睡、起床,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