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错误做法

很多新妈妈以为母乳喂养就只需要在宝宝饿的时候或者哭的时候喂养,对母乳喂养的概念以及知识都并不知情,这样一来,肯定会犯错,今天就告诉各位妈妈们母乳喂养的八种错误方式 。

母乳喂养的错误做法

文章插图
母乳喂养,对于宝宝或者妈妈来说都有很多的好处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妈妈会选择母乳喂养 。不过其实有很多小细节都关系到母乳喂养这个大工程 。不是因为紧张就是胡乱地用上各种吸奶器,奶水经常供不应求,宝宝也只能饿着肚子不停地哭喊,无奈地妈妈也是道听途说地去增加奶水,殊不知,效果却适得其反 。有哪些做法是不靠谱的呢?今天小编为妈妈们解答一下 。
1、以为奶胀了才能喂
其实新妈妈有所不知,母乳喂养宝宝的时候以为奶胀了才能喂 。是担心不奶胀的话,就会奶水不足,喂不饱宝宝 。但是如果等奶胀了才喂,奶水过多,很容易呛到宝宝 。而且如果胀奶太厉害,奶水过多,宝宝有可能会吃撑,对肠胃消化不利 。
小编提示:有相关专家曾表示,不必担心当前的奶水不足,只要宝宝有需求就可以哺乳,孩子的吮吸会加速乳汁分泌,随之刺激妈妈身体作出调整,形成良性循环 。所以不必要等奶胀才喂宝宝,而且奶胀喂宝宝的话,容易让宝宝吃到吐,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要纠正以为奶胀才能喂的观点 。
2、以为不胀奶就是没奶
妈妈觉得自己的不胀,就认为自己没奶或是奶少 。有时候宝宝吸了一会儿之后,胀感消失,妈妈就觉得自己的奶被吸光了,急着为宝宝换一侧吸或是改喂奶粉 。其实,这时候妈乳汁还是挺充盈的,完全可以让宝宝继续吸 。
小编提示:通过观察宝宝的细小动作和声音,妈妈其实是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奶水 。只要喂奶时可以听见宝宝的吞咽声,就说明宝宝能够吃到奶水 。开始哺喂时,宝宝可能吸1~2口就咽一次;到后来可能吸5~6口才咽一次,只要宝宝愿意吸吮,完全不用去打扰他 。要是宝宝吸着吸着睡着了,就要想办法把他弄醒,养成吃饱了再睡的好习惯 。
3、各种吸奶器
【母乳喂养的错误做法】不少妈妈没有奶胀的感觉,就会担心奶水不足,饿坏宝宝 。在这个时候妈妈们都会选择使用各种吸奶器 。觉得不用机器吸干净,就会影响产奶量 。其实宝宝本身才是最好的吸奶器 。宝宝吮吸妈妈时,可以促使妈妈分泌催产素 。
小编提示:其实妈泌乳系统很奇妙,宝宝把吸得越空,下次分泌得就越多,因为脑垂体接收到的信号是“需要更大的产量” 。相反,宝宝每次都吃不掉这么多,那么大脑就会认为产量“供大于求”,以后就少分泌点,这就是为什么宝宝吸一口比任何吸奶器都有效了 。
4、以为宝宝一次就能吃饱
很多新妈妈会以为宝宝和一样,一次就可以吃饱 。如果这样想就错了!一般而言,每隔3个小时就应该喂宝宝一次 。不过这也不是一个硬性的规定,宝宝多久吃一次,一次吃多少,都需要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而定的 。
小编提示:有时候宝宝吃着奶就睡着了,这并不代表宝宝一次就吃饱了 。妈妈们可以用自己的食指放在孩子的嘴边,轻轻敲敲,看孩子是否有吸吮的动作,如果孩子没有吸吮的动作,说明孩子吃饱了,如果孩子有吸吮的动作,说明孩子没吃饱 。
5、奶粉减不下去
许多新手妈咪都会担心自己的奶水不够宝宝吃,担心宝宝会营养不够,于是就给宝宝加了配方奶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一些妈妈先给宝宝吃奶粉,然后再喂母乳,更造成宝宝母乳吸收不够,甚至抗拒吃母乳的情况 。这样会造成宝宝越来越依赖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