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疾病带来了哪些误区呢


小儿哮喘疾病带来了哪些误区呢

文章插图
当前小儿哮喘的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较多的孩子会遇到小儿哮喘的症状,危害了患儿的建康,此病有很多的误区出现,这是各位家长朋友应当多去了解的知识了,接下来带大家认识一下小儿哮喘疾病的相关误区会有哪些呢 。
把哮喘当成感冒或气管炎,小儿感冒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常会出现流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与支气管哮喘的前驱症状类似 。但哮喘主要与过敏体质、上呼吸道感染和空气污染等有关;感冒只是引起哮喘的外界诱因之一 。如果孩子有哮喘家族史,比如:孩子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患有哮喘,而且孩子本人又有过敏史或反复呼吸道感染,那么他患上哮喘病的几率将高于正常人群 。
这时一旦他哮喘发作,必须经过正规治疗,才能治愈 。此外,有很多家长和一些医师遇到反复发作喘息患儿,常常会误诊为气管炎、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从而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虽可杀细菌但不能消除哮喘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从而延误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宝贵时机 。哮喘患儿会反复出现典型的喘鸣音,大部分病儿发作时无感染征象(不发烧,咽不红,无黄痰,白血球不高等),常伴有哮喘家族史和个人过敏史(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
【小儿哮喘疾病带来了哪些误区呢】而不管其年龄大小,需要用抗哮喘药治疗 。
哮喘患儿不可食用海鲜,海鲜产品是诱发哮喘的常见过敏源,因此,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有哮喘也不寻找过敏原,只是一味地不让孩子吃鱼虾,非但起不到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孩子营养不良,体质下降,更易患病 。专家介绍:对有过敏体质的哮喘儿童来说,首先应到医院积极查找引发孩子哮喘发作的过敏原,比如:食物、动物皮毛、药物等 。
一旦明确患儿对某些食物或物品过敏,就要积极避免再次接触,以免加重过敏状态 。而对于某些难以避免接触的过敏原,比如:尘螨等,则可接受系统性脱敏治疗,让孩子们不再“怕”它们 。
哮喘一旦控制即可停药,有些家长知道小儿哮喘要积极就医,而一旦患儿病情控制进入哮喘缓解期后,就容易放松警惕,认为只要“不喘”就是好了,就不必再吃药了 。有的家庭嫌麻烦怕耽误时间,有的家长怕花钱,有的家长存在侥幸心理 。结果,气道的慢性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稍有风吹草动,又会诱发哮喘 。其实,在接受治疗一段时间后,即使孩子病情稳定,家长也要带孩子上医院随访 。
此时,医生会根据病情,重新评估并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大多数的哮喘患儿在症状出现以前,会有某些征兆 。比如:咳嗽、连续打喷嚏、头痛、不明原因的胸闷等 。此外,某些便携式的肺功能仪,也能帮助家长判断孩子的健康状况 。若此时孩子的肺功能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则表示患儿有哮喘发作的可能 。遇到上述情况,需及时就医,预防用药,避免哮喘急性发作,减少孩子痛苦 。
我们认识上面的知识之后,特别清楚的认识到了小儿哮喘的误区有哪些了,哮喘带来了困扰,同时让孩子的健康受到了特别严重的伤害,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孩子的呼吸状况,提防小儿哮喘的出现,该病的出现应当及早的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