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强迫:另一种“棍棒”教育



所谓“关怀强迫症”,即一个人特别需要别人依赖自己,总是爱向别人提供不需要的关怀 。并且,这种人还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关怀,从而使别人不能独立 。当别人依赖自己的时候,他就会感到满足,感到自己有价值 。
专家指出,这种“关怀强迫症”大多发生在独生子女的父母身上 。
二三十年前,父母采取棍棒教育的比较多,那时家中的孩子比较多,父母都忙于工作,顾不过来 。所以,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就少一些,一旦发生了什么问题,无论是老师告状或是孩子在校外惹了祸,好多孩子回家总免不了一顿打,或轻或重而已 。没有挨打的孩子特别少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数父母舍不得打孩子一下,而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却到了过度的程度,形成了孩子性格上的缺陷 。
有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有的孩子长大后没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这样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是十分困难的 。
现在有的孩子在与父母发生冲突后,因一点点小事,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这已不是新闻 。究其原因,都与父母的过度关怀、溺爱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父母的过度关怀,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自私、反叛、低能 。从某种角度上讲,父母过度关怀孩子,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是无私的,完全是为了孩子好,有时也是父母出于自己的需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感觉,得到满足感 。
这位心理学博士认为,“关怀强迫症”带来的危害主要不是动机方面的,而是结果方面的 。
许多事实证明,对孩子的过度关怀与对孩子采取棍棒教育其后果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 。棍棒教育伤害的是从身体到心灵,而过度关怀的伤害是从心灵到肉体 。可悲的是,两者之上写着的都是一个大大的“爱”字 。



给孩子极端的爱就等于伤害
宝贝不需要过多的刺激




为了培养一个高智商的宝贝,葛文一怀孕,就购买了大量的孕儿、育儿书刊 。现在,几乎所有的书刊都在强调孩子应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聪慧 。葛文心想,等我的宝贝生下来,我一定要这样去做 。
【关怀强迫:另一种“棍棒”教育】宝贝一出生,葛文便开始按照书刊上所指导的方法实施她的早教计划 。你看她不是给孩子听音乐,便是唠唠叨叨地不停地对孩子说话,还不时地让宝贝听小铃铛和哗啦棒的声音,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可近来,宝贝一到夜里就哭个不停,渴了?饿了?尿湿了?找了一大圈也找不到原因,带到医生那里也查不出身体有什么毛病 。葛文内心很焦急,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
专家透析:
对于早期智力开发这个理念,父母一定要正确理解,不能囫囵吞枣地理解书刊上所说的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自然过程,早期智力开发一定要遵循这一自然规律 。也就是说,刚出生的婴儿大脑还未发育成熟,只有在充足的睡眠中才能健康成长,这也是人类最自然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作为父母一定要遵从这一自然法则 。
如果不遵从这一自然法则,每天不停地给予孩子各种刺激,就会打破孩子自然生长的规律,导致婴儿的大脑皮层过于兴奋,结果造成睡眠不足,生物钟紊乱,最终,孩子的身体抵抗力下降,不愿意吃奶,容易生病,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还会影响孩子日后形成良好的性格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费尽心机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却没有得到所期望的效果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