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七个坏习惯如何扳过来


孩子的七个坏习惯如何扳过来

文章插图
吮拇指、拉头发、挖鼻孔……几乎所有孩子在焦躁、无聊或疲惫时都会做一些不雅的举动 。家长对此深恶痛绝,总希望能把它们“扳”过来 。但有时,过分的关注不仅收效不大,还会适得其反 。美国丹佛的儿科医生玛丽安妮·内佛特博士在《育儿》杂志上发表文章称,这些儿时的小毛病通常都是无害的,只要顺其自然就可以随年龄增长自行消失 。父母与其指责孩子的小毛病,不如去了解一下他们到底有什么压力,对什么样的事物感到紧张 。孩子的七个坏习惯如何扳过来 1.挖鼻孔 几乎每个孩子都挖鼻孔,有的还会把鼻屎抹得到处都是 。这不仅是社交上不能容忍的行为,还可能造成鼻孔出血,增加感冒风险 。如果孩子挖了鼻孔再揉眼睛,还可能引起结膜炎 。
该怎么做:看到孩子挖鼻孔不要说他们“恶心”,因为这会使孩子觉得你不喜欢他,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可能会有过度反应,变本加厉 。家长应用就事论事的态度让孩子不要在公共场所做出这种动作 。给他们块手绢;注意及时为他们剪指甲;在房间里可以用加湿器,避免鼻子出现不适 。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给他的手指贴个橡皮膏,让他挖鼻孔时感到不顺手,就会停下来 。2.拉头发 孩子在5岁以前往往喜欢用手去拽头发,一旦停下来,就吸吮手指 。相对来说,这是比较容易对付的 。另外一种比较严重的发生在较大的孩子身上,叫拔毛发症,他们会不能克制地长时间扯头发,这有可能造成明显的秃顶 。该怎么做:不要为此惩罚他们,也不要给他剪短发,更不要企图用买玩具的方法转移他的注意力,因为这会让孩子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对学龄前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只要忽视就可以了,当他们不再吸吮手指时,这个动作也会消失 。但大些的孩子如果总拔头发就要看医生了 。
【孩子的七个坏习惯如何扳过来】 3.吮手指 大约有一半4岁以下的小孩都有吸吮手指的毛病 。绝大多数专家认为这是正常的 。而且,婴儿觉得孤独时,吸吮手指还能帮他舒缓情绪 。通常情况下,孩子到了三四岁就不再吮手指了,1/5的孩子会晚一点,到5岁才结束 。但如果孩子到了6岁左右换牙时,仍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对牙齿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该怎么做:在孩子4岁以前,不必刻意去制止他们,即使孩子年龄稍大还没有改,也不要为此责骂他们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做些有益的运动,避免枯燥的生活,比如玩一些需要双手都动起来的游戏 。孩子懂事后,耐心地叫他们不这样做就可以了 。6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因此牙齿受损要尽快去看医生,同时也可以考虑去看看心理医生 。
4.咬指甲 10—18岁的青少年不少都爱咬指甲,这表明他们感到紧张、无聊或正在集中精神做一件事 。干燥的、有裂痕的指甲也会吸引人去咬,而且一旦开始,就会形成习惯 。这很容易伤害指甲周边的皮肤,引起流血或感染,同时,也会对牙齿,特别是门牙造成损伤 。该怎么做:不要指责孩子的指甲难看,这只会加重他们的这种行为;也不要让他们用指甲去做挖土这样的动作,因为这会使指甲边缘变得粗糙,刺激他们去咬 。家长应该每天对孩子的指甲做护理,涂些滋润乳,修理指甲的边缘,用指甲锉把不平整的地方弄好 。
5.舔嘴唇 舔嘴唇或咬嘴唇是孩子想要滋润干燥开裂嘴唇的表现 。当他们感到紧张、焦虑、疲劳时,舔唇动作会明显增加 。这种行为易使嘴部皮肤出现感染,令嘴唇周围一圈的皮肤呈现红色 。该怎么做:不要对此过分留意,但要给孩子一些护唇膏,让他随意使用,晚上也可以敷上凡士林促进皮肤愈合 。6.磨牙 15%的孩子有睡觉磨牙的习惯,对此,专家还没有给出确切的原因 。但有种理论认为,这是神经紧张的一种表现 。长期用超出平时的力量运动下颌,会使下巴酸痛,牙齿也会变得松动,还可能引起头疼 。该怎么做:不要责备孩子,更不要在磨牙时把他叫醒 。坚持带孩子做牙科检查,可以预防磨牙 。尽量减轻孩子的生活压力,比如睡觉前聊聊天,帮他放松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