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的音乐情结



在亲子课上,当一曲美妙活泼的音乐响起时,宝宝们各有不同的反应 。有的高兴得手舞足蹈,摇头晃脑;有的则随着节奏扭起小屁股 。他们能感受到音乐的高低、长短,并与之产生共鸣 。有的孩子却反应比较迟钝,在情绪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 。而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则是孩子学习音乐、提高音乐修养的基础和前提 。
怎样培养孩子的早期音乐感受力呢?请看亲子课堂上的几个片段:
场景一:“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小宝宝们一边高兴地念着他们喜爱的儿歌,一边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打着响板 。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节奏就是音乐的骨骼 。节奏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像儿歌、古诗……甚至时钟的“滴答”声、水龙头的滴水声也都蕴含着节奏,但这需要老师和父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去感受 。
场景二:“×××,宝宝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老师重复着这个声音,宝宝一下子安静下来,认真地倾听着 。“请宝宝拿起面前的乐器试一试”,宝宝开始动手试着敲击起来 。哦,原来是敲三角铁的声音呀!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培养孩子的乐感,听觉是关键 。宝宝听力发展的关键期是0~3岁,这个时期应该创造环境,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潺潺流水声等;狗、猫、青蛙、鸭子等小动物的叫声;各种乐器的声音……父母要正确帮助宝宝及时把握听力关键期,为培养宝宝日后良好的音乐素养打下基础!


让宝宝着迷的读书方法
亲子阅读在冬季




冬天里,寒冷的气候,“强迫”孩子不得不呆在温暖的家里,虽然,父母感觉这样能更方便看管孩子,也可使孩子少在外面闯祸,自己也会有相对多一些的节假日陪陪孩子 。但对孩子而言,虽然感觉是温暖了,寂寞、孤独……也随之而来 。专家建议:冬季,父母不妨多陪孩子阅读些书籍,这是培养宝宝阅读习惯,让宝宝增长知识,开发孩子创造力的最佳时机 。
亲子阅读,最重要的是吸引宝宝,让他对此感兴趣,该如何做呢?在这里,我们便为大家推荐几招:
一、全家人的共读
在冬季,全家人聚在一起的机会相对多一些,如果能发动全体成员一起来参与阅读活动,将会是很开心的事情 。全家人的共读,可以选择比较热闹的“开心辞典”式的书,一个人读出问题,大家一起来猜答案,答中的有奖 。类似《趣味动物乐园》这样的书就非常适合 。也可以用“朗诵比赛”的方式,每个人都来读一段自己喜爱的书,看看谁读得最受欢迎 。
还可以请一个人来读大家都会喜欢的老少咸宜的书,每个人来说说自己是如何喜欢 。比如: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陆可铎的《你很特别》、《爱你本来的样子》,都是非常合适的选材 。
在全家人的共读中,孩子只需作为一名普通的参与者 。大人自己有多投入,孩子就会有多投入 。
二、童话短剧
找一本合适的图画故事书,或一篇童话故事,或者干脆自己编一个故事,设计一个可以在家里表演的童话短剧 。让孩子一起来参与设计、布景、准备道具,准备的过程其实也是在读书 。我们需要根据故事的要求绘制布景,还需要动手制作面具和道具,在改编的过程中需要分配角色和安排对话、动作,这一切都要求对故事本身熟悉、熟悉、再熟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