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热烈讨论:第一次家长互助会感言



(续上篇)
网友米子:
第一次互助活动,体会当然不少 。我的第一感觉还是开心 。
一.没有商业气息,纯粹是热心的家长们自发的集体活动 。来参加活动的家长都是爱孩子、自愿溶入孩子世界的爸爸妈妈(这次还来了不少爸爸哩),所以活动过程都很配合,家长们也都愉快地和宝宝们一起做游戏,气氛很融洽 。最后离开时,大家也都有些恋恋不舍 。
二.孩子们也都很活泼、不怯场,每个宝宝都留给我美好的印象,尤其是年龄最小的一一还有阳阳,表现真的很棒 。小澄子明确表示,下次还要来玩 。
三.妈咪老师非常擅长带动气氛和控制节奏,所以整个集体活动过程很专业 。这次活动妈咪老师主要示范了如何促进宝宝社会化的发展 。我们都发现,小家伙们一进门都非常起劲地玩,但都是自顾自玩,谁也不理谁的 。后来,在妈咪老师的带动下,小朋友们最终自己手拉手跳舞、排队做游戏,思路很清晰 。虽然时间很短,我却学到了不少东西--音乐的恰当应用;怎样一步步让孩子溶入集体活动;哪怕是几个废弃的空瓶子,也可以衍生出那么多好玩的游戏 。
四.家长都挺投入,活动过程中都向妈咪老师讨教,妈咪老师也非常耐心、热情地向大家讲解 。最后不少家长聚在一起热烈讨论,以致都忘了时间 。
当然,第一次活动吗,总会有些小问题 。我也来谈谈,对不对也请大家一起讨论 。
一.本次活动都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目的还是加强交流,体现互助 。不过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碰头,大家似乎都有些陌生,除了小朋友们各管各玩,我们家长似乎也没有带好头 。如果家长也先聚一下,打个招呼,来个自我介绍,是不是能起个表率作用?交流、互助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所以家长之间的沟通很重要,如果象在普通早教中心那样活动时大家互不相干,活动结束各自走人(当然我们的活动还没有这么惨),就偏离了互助活动的初衷了 。
不过我想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多,大家慢慢熟悉起来可能就会好了 。
二.本次活动节奏控制很好,因为妈咪老师毕竟有着优秀的专业素质 。但在场的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心:如果没有妈咪老师,我们怎么组织这样专业、节奏这么紧凑的活动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家长们都觉得时间短,可是专业老师都觉得小孩子活动一个小时已经太长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了一下,觉得可能是这个原因:
一般专业性的早教活动一星期只有一次,老师组织的一个小时的活动中,内容非常丰富而紧凑,音乐、舞蹈、游戏、放松操等等 。因为在这一小时里,老师要把关键性的东西都示范给家长看,这是浓缩的精华啊 。我们自己组织的活动很难这么专业 。但是我们可以换一种模式呀,既然是家长互助活动,就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家长互助会是为了提供一个供孩子们一起活动,家长们一起交流的平台,活动本身不需要强求专业化,重点应该体现在“互助与交流”(当然,专业化的指导绝对热烈欢迎而且还是很需要的) 。
我们的活动可以松散一些,时间可以放宽一些,比如,安排整个上午 。大家聚起来以后,先一起打招呼,大人孩子都先碰个头,然后在具体场地里先自由活动,在这个活动时间内,家长们可以有意地安排孩子三三两两或多或少相互交往认识一下--拉个手、抱抱、相互交换玩具都可以,这一过程中,家长们可以乘机相互交流熟悉 。

12
热烈讨论:
第一次家长互助会感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