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父母语言要贯穿宝宝性教育
林丹的宝贝儿子一岁了 , 长得白白嫩嫩 , 抱出去经常会被误认为女孩子 , 邻居阿姨连连称赞他以后是个美人胚子的时候 , 宝宝居然嘟起小嘴 , 不高兴了 , 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他听懂大人意思了?
分析:很多家长认为 , 孩子2-3岁根本没有性别意识 , 没有必要早早的对他们进行性别教育 。其实宝宝的性别观念很早就形成了 , 在18个月的时候他们就能分辨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 到了两三岁时 , 就能很好的认同自己的性别观念 , 长到五六岁的时候 , 就会形成持久并且稳定的性别认同感 。家长应该在日常的语言中让孩子对性别产生一种自然的认识 , 告诉TA你是“男孩子”、“女孩子是这样的”诸如此类的区别 , 让孩子顺利完成性别认同 。
3、衣着要认定宝宝性特征
“伪娘”刘著2岁的时候就开始喜欢穿女装 , 衣服稍稍有点不干净就要洗 , 比同龄的孩子更爱美 。到了初中喜欢留长头发 , 打扮也越来越女性化了 。带他去测过染色体 , 一切正常 。
分析:三岁看大 , 十岁看老 。家长应该把性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 包括衣着、玩具、用品、发型等外表特征的性区别 。在这种外表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可以使宝宝逐渐熟悉自己的性别角色 。父母不应在孩子性别上开玩笑 , 给他们穿不符合性别的衣服 , 玩不符合性别的玩具 , 以免影响宝宝进入正确的性角色 。
杜绝“伪娘”的小贴士
为孩子创设“阳刚”的环境
为孩子创设有利于其阳刚之气形成的环境 , 包括男性玩具、用具选用;家庭外在环境布置;最主要是家长的言行举止符合相应的角色 , 并能体现优秀的品质 , 让孩子通过看来感知与模仿其正确的角色行为 。
父母要通过言语沟通、肢体沟通等多种沟通渠道 , 帮助孩子内化其角色特征 。当孩子知道并理解角色行为后 , 最主要的是将其理解应用于日常行为表现 , 家长通过创设机会、鼓励表现等方法 , 为孩子提供一个行为实施的时空 , 以强化其行为取向 。
给儿子的爱要适可而止
给孩子特殊的待遇、对孩子过分注意、有要求就轻易满足、生活上放任懒散、病痛时大惊小怪、包办日常事务、哭闹就迁就……这些都是溺爱孩子的表现 。
爱孩子要提倡“教育爱” , 适可而止地爱孩子 , 而不是溺爱盲从 。甚至在男孩还小的时候应适当地接受一些“磨难” , 有意无意地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 。现在的男孩子 , 很多生活在过保护的环境中 , 这是诱使孩子的性格女性化的一个方面 。
【爸爸要送给儿子一张“明性片”】
- 宝宝睡觉前要做四件事
- 腹泻时不要让宝宝吃梨
- 孩子请人带要注意哪些问题
- 带宝宝出行 准备工作要做足
- 添加剂超多的零食 妈妈要当心
- 宝宝喂养:婴儿喝酸奶3要3不要
- 宝宝零食控制不要太严格 巧妙管理宝宝零食
- 宝宝科学喂养要按顺序来
- 养育快乐宝宝的12个诀窍
- 爸爸妈妈可以教宝宝用筷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