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盲人摸象教案


附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盲人摸象教案

文章插图
大班语言活动盲人摸象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教师反思等内容,能观察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中道理,理解故事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语言活动课,快来看看盲人摸象教案吧 。
活动目标:
1、能观察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中道理 。
2、理解故事寓意,知道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能看局部 。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
活动准备:
1、大象的图片(已分割成几个部分)
2、成语《盲人摸象》视频
3、“神奇的箱子”,内装各种物品、玩具若干 。
活动流程:
一、引出盲人
1、他们是谁?(盲人)
2、你怎么看出来的?
3、盲人是怎么看东西的呢?
【附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盲人摸象教案】小结:盲人的眼睛看不见,所以看东西都用摸 。
二、欣赏故事,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盲人们在路旁休息,被国王邀请去王宫欣赏国王的动物宝贝 。
第一个盲人用手一摸,说:“这个宝贝像条绳子 。”
提问:这个动物宝贝到底是什么呢?盲人摸到的可能是动物宝贝的什么部位?
2、(第二个盲人摸到了,“不对、不对,这个宝贝大的像一堵墙 。”)
提问:盲人觉得是一堵墙,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
3、(第三个盲人摸了摸,得意地说“你们都说错了,这个动物宝贝像一个大柱子,高高粗粗的 。”第四个盲人也过来摸摸它说:“其实最像一个大扇子,呼扇呼扇的,很有趣 。”
重点提问:
第三个、第四个摸到了什么部位?觉得是动物宝贝究竟是什么呢?
4、最后一个盲人大声的说,“你说的也不对,它呀,就是一个大萝卜 。”
重点提问:这个盲人摸到了什么?它是动物宝贝的什么部位呢?
5、这到底是只什么动物宝贝呢?为什么这五个盲人说的都不一样?(将五张图片放在一起,引导幼儿一起去看推测是什么 。)
小结:
每一个盲人都只摸到了大象的一个部位,所以猜不出是什么,要想猜出大象,必须要每一个部位都去摸摸看,这样这样才能猜出最后的结果 。
6、这个故事有趣吗?你来用四个字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吧?
(二)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寓意
重点提问:
1、通过盲人摸象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小结:
一定要把事物看全面再下结论,否则只看一部分就自以为是,就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 。
三、参与游戏,提升感知事物要全面
1、第一次游戏
(1)出示纸盒,讲解游戏方法:小朋友装成盲人,只可以用手摸,然后根据感觉说出物品的名称 。
(2)你现在摸的是几号箱子几号洞口?摸到的是什么呢?你单凭这一点能肯定是什么东西吗?(提示幼儿不要犯盲人摸象的错误,要全面地感受物体特征 。)
2、第二次游戏
(1)再进行一次游戏 。
摸一摸同一个箱子的不同洞口,可以尝试多摸几个动 。
(2)根据两次的经验猜想物品 。
3、开箱验宝
小结:需要通过各个方面,才能完全了解一样物体或者是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