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预防措施有哪些呢

【手足口预防措施有哪些呢】手足口病是一种新型疾病,而且在短短几年内发病率不断的上涨,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病的机率就越大,而且该病具有特别强大的传染性,我们需要将手足口病重视起来,做一些该病的预防工作,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预防措施 。
1、有皮疹,衣服要常换,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 。床铺应平整干燥 。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 。
2、消毒隔离,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隔离 。患儿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 。
一般需隔离2周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
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小时后倾倒 。
3、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
4、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护理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
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脑和心脏的特性,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故家长应严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发现患儿有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嗜睡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
手足口病不是新发传染病,而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虽然许多人对它感到陌生,但它是一种常见病,近年在我国广泛流行 。
据专家介绍,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人群对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大多数儿童感染后不发病,称之为隐性感染,少数儿童发病,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成人通过儿童时期隐性感染后获得了抵抗力 。但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以5月~7月为高发期 。
虽然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但它还是可防可治的 。因为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因此做好儿童个人卫生,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的关键 。
专家建议,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去人群集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同时,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居室要通风,勤晒衣服、被褥 。特别是不要让患儿随地大小便 。
如果孩子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轻症患儿不用住院治疗,居家隔离治疗、注意休息即可,注意不要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以减少交叉感染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患病,应及早告诉老师,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在全部康复后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
以上介绍的这些内容就是手足品病的预防方法了,我们要注意做了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平时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好的卫生习惯,而且注意生活当中的饮食,而且少让孩子去那么过于烦杂的场所,要注意居室内经常的进行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