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脂肪肝的药有哪些( 二 )


对于上述降脂药物在脂肪肝治疗中的地位,目前仍有异议[9] 。因为,许多降脂药可能趋使血脂更集中于肝脏进行代谢,反而促进脂质在肝内的蓄积,并损害肝功能 。因此,在无明显高脂血症的患者中,不应长期盲目服用降脂药物 。
3.2 护肝去脂药
3.2.1 不饱和脂肪酸及磷脂类 该类药物是生物膜和肝脏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分,对机体的脂肪吸收、转运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的储存起着重要作用,肝脏合成磷脂非常活跃,长期酗酒者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类减少,从而影响膜的结构和功能,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和肝脏脂肪沉积 。Gumderman[10]用多价不饱和卵磷脂(肝得健)治疗32例伴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用药6个月后,在肝肿大消失、肝功能指标改善、肝细胞脂肪沉积减少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好,提示可用于治疗脂肪肝 。
1~2粒,tid,po;针剂通常每次5ml,qd,静脉注射,严重病例可用至10~20ml.d-1 。
3.2.2 S-腺苷甲硫氨酸(SAMe) SAMe是存在于人体所有组织和体液中的一种生理活性分子,主要由肝脏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底物蛋氨酸和ATP而合成 。它作为甲基供体和生理性巯基化合物的前体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生化反应 。它可通过质膜磷脂和蛋白质的甲基化影响其流动性和微粘性,通过转硫基化增加肝内谷胱甘肽、硫酸根及牛磺酸水平,增加半胱氨酸和辅酶A等的合成 。
因而在维持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起关键作用 。临床上,SAMe主要用于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 。
500~1000mg.d-1,肌肉或静脉注射,共2周;维持治疗:
1000~2000mg.d-1,po 。在小规模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因长期酗酒可使体内SAMe合成酶的活性下降,SAMe及其代谢产物生成减少,肝细胞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减弱,SAMe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ALT和GGT水平明显下降 。但因思美泰的价格昂贵,近期内很难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3.2.3 保肝降酶药 以往认为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很小,无须服用护肝降酶药物 。近年来,随着脂肪肝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发现,有30%以上的脂肪肝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可增高至正常上限的2~3倍,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ALT和AST的水平有时可升高至正常上限的5~10倍,且AST/ALT>2,GGT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且被认为是酒精性肝损害的诊断依据之一 。
因此,对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给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 。可选用垂盆草冲剂10g,tid;护肝片4片/次,tid 。但这些降酶类药物突然停药后,可出现转氨酶的反跳 。因此,在肝功能正常后应逐渐减量至停用 。甘草甜素类制剂也可选用,但由于该药有类固醇样作用,长期服用可升高血糖及血压,不利于脂肪肝的治疗 。由于脂肪肝属于一种慢性肝损害,尤其是酒精性脂肪肝常表现为AST>ALT,因此不主张选用联苯双酯类降酶药物[11] 。
3.2.4 其他护肝药 熊去氧胆酸(Ursodexycholic acid) 有类似胆固醇树脂消胆胺的作用,可降低血脂,并可稳定肝细胞膜和抑制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 。Laurin等[12]用熊去氧胆酸或氯贝丁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40例 。结果表明氯贝丁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未见临床效果,而熊去氧胆酸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ALP、ALT、GGT和肝脏脂肪性变均获得明显改善 。
硫普罗宁(凯西莱)为一种新型巯基类药物,在参与系列化代谢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可防治化学物质所致的肝损伤,加速酒精在体内的排泄[13,14],防止三酰甘油的堆积,用于治疗脂肪肝;水飞蓟类药物可对酒精性和药物中毒性肝损害有较好的疗效;葡萄糖醛酸内酯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肝糖原增加,脂肪贮量减少,降低血清转氨酶;维丙胺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血脂;肌苷和肌苷酸钠可提高辅酶A和丙酮酸氧化酶的活性,改善肝功能,防止脂肪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