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分两种 母乳喂养也能引起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两种 母乳喂养也能引起黄疸

文章插图
新生儿出现黄疸,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的,一种是病理性的,那么如何区分呢?新生儿黄疸怎样才算正常呢?
一、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 。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
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是种正常现象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医学上取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
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毫克为正常 。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
一般在生理性黄疸会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可以用肉眼看出宝宝皮肤有点黄,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 。
在4—6天最为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 。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 。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
当宝宝的黄疸在正常时间内没有消退,或者退了又重新出现黄疸,也需要去医院做相应的胆红素水平的测定 。
二、怎样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出现时间不同 。大约有80%的足月儿在出生2~3天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一般更早,多在产后24~36小时出现,早产儿72小时内出现 。
表现症状不同 。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家长会发现孩子皮肤呈现浅黄,先出现在面部、躯干和四肢,巩膜多半不黄,宝宝精神好,能吃能睡 。而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都发黄,巩膜也发黄,排尿也黄黄的 。同时还伴有精神不好,嗜睡,发热,吃奶少,呕吐,腹胀,水肿,腹水,肝脾肿大,以及贫血等等,因病因不同,黄疸伴随的症状也不同 。
持续时间不同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第5天左右最明显,7~10天后逐渐消退;若是早产儿,大部分都可能有黄疸,持续时间大约2至3周 。而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要长些,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或者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一定引起注意 。
胆红素指标不同 。如是生理性黄疸,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05毫摩尔/升;早产儿的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56.5毫摩尔/升 。而病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足月儿大于205.2毫摩尔/升,早产儿大于256.5毫摩尔/升 。
对父母来说,如果孩子在出生后有黄疸现象,就要格外注意,密切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果黄疸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就应该立即到医院,让医生给予诊断 。
三、如何防治病理性黄疸
凡是以往有过死胎、流产、早产或新生儿出生后很快死亡,或于出生后24~36小时内孩子出现黄疸的孕妇,在孕期都应接受定期检查,在分娩时应加强监护,产后也应对婴儿进行严密的监护,一旦出现症状及时治疗 。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应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
对于其他类型的黄疸症,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父母应经常在自然光下观察孩子有无黄染以及黄疸的部位、程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