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四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今天学习了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 , 下知有之 。 其次 , 亲而誉之 。 其次 , 畏之 。 其之 , 侮之 。 ”
这句话是讲领导者的四重境界 。 我想用在育儿上也同样适用 。
01
育儿的第一重境界:太上 , 下知有之 。
【做父母的四重境界,你在哪一层?】这句话告诉我们 , 最好的父母 , 就是孩子知道有父母 , 但是并不清楚父母为自己做了什么 。 因为父母从来不干预孩子的成长 , 不会自以为是 , 更不会认为孩子优秀都是自己的功劳 。
父母不会刻意做什么 , 对孩子也没有特别的期待 , 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这里的压力 , 不需要违背自己的内在成长规律来讨好父母 , 也不需要挣脱父母的控制或者对抗父母 。 孩子感觉自己就是自然而然地长大了 。
他们内心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 但对人对事有出自本能的爱 。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 , 会很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 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 孝顺父母对他们来说只是生命的本能 , 对事业的追求也是发自内心 , 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 所以他们不会为了父母放弃自己的生活 , 但也不会为了自己完全忽略父母 。
王菲以前教育孩子的方式受到很多人的非议 , 近几年又被许多 , 也许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 。 她从来不刻意为了孩子改变自己 , 她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婚姻 , 追求自己的事业 。 女儿想上什么学就上什么学 , 想做什么造型就做什么造型 , 彼此互不干预 , 都以最舒服的姿态活着 , 但是对对方又有着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 。
文章图片
02
育儿的第二重境界:亲而誉之 。
能做到这个层次的父母也很厉害了 。 父母对孩子亲近 , 常常肯定认可孩子 。 那么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自然也是亲近而互相赞赏了 。
为什么这重境界次之呢 , 因为要做到亲近而相互赞赏 , 就需要经常为对方考虑 , 很多时候会压抑自己的本能 , 或者放弃自己的渴望 。
虽然这种压抑和放弃是自觉自愿的 , 但是也会让一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因为考虑对方的需求而没有办法更好地做自己 。
米歇尔和她的妈妈就属于这重境界 。 米歇尔的妈妈为了照顾她和哥哥做了家庭主妇 。 她们的关系非常紧密 , 妈妈给了她很好的支持和鼓励 , 但是为了他们 , 妈妈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 一心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 。
03
育儿的第三重境界:畏之 。
这重境界在我们许多家庭里都存在 。 尤其是古代的封建大家庭 , 通常父母都会使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 。
父母给孩子制定了很多规则 , 并且要求孩子严格执行 。 如果做不到 , 孩子就会受到惩罚 。
孩子在父母面前感受到更多的是怕 。 这种怕会让孩子懂事本分不破坏规则 , 但同样会让孩子失去内心的动力 , 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 浑浑噩噩过一生 。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 , 或许也能事业有成 , 但是这种成功是建立在怕父母伤心 , 替父母争气的基础上 , 他们很难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幸福 。
他们也会孝敬父母 , 但他们不会和父母亲近 , 失去了和人连接的本能和感受连接的快乐 。
04
育儿的最后一重境界 , 侮之 。
顾名思义 , 就是胡作非为 , 想打就打 , 想骂就骂 , 想指责就指责 , 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 。
这样的孩子肯定是非常痛苦的 。
前几天 , 看到一则新闻 , 济南有一名十分优秀的大学生因为对父亲的恐惧在宿舍自杀身亡 。
这样的新闻让人在痛心之余 , 也为我们提了一个醒 。 我们在教育孩子到时候 , 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 , 孩子的优秀背后到底是追求价值的快乐 , 还是因为害怕被打骂地不得已 。
- 感受过父母的无条件的接纳,会让人生发出一种力量
- 父母的负面情绪,让孩子买单,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剧
- 孩子|孩子总是发脾气闹别扭?可能与父母的情绪管理能力有关
- 父母的这三句话,容易让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
- 父母|“妈妈,我再玩5分钟”,父母的回应方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走向
- 批评孩子的三个忌讳,身为父母的你都知道吗?
- 父母的这种富养,可能会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中了就趁早改掉吧!
- 孩子发脾气时,顺着他还是对着干?父母的处理方式,决定孩子性格
- 当生活中的危机让孩子感染了焦虑怎么办?父母的这三个做法很重要
- 美丽人生|孩子为什么会内向?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行为有关系,提前看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