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怕打针卖萌要如何应对( 二 )


明明妈在说“不疼不疼”的时候,作为小宝宝,他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的感觉和妈妈的感觉分开,所以他也许会想:分明就是很疼很疼,妈妈为什么非要说不疼呢?这种矛盾感可能比疼痛本身带来的痛苦感更加强烈,更加具有破坏力,因为这会妨碍宝宝对外在世界产生信任感,也许会对他的心理、人格的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
小编提示:对疼痛的认可很重要
不要用“不疼”、“不怕”这些生硬的词汇去否认孩子的感觉,要让宝宝知道,对打针感到疼、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这些也是被爸爸妈妈所接纳的,是被允许的 。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最好说:“是的,有些疼,妈妈知道了 。”同时,也不要太多地去和其他宝宝比较,比如说:“你看×××打针就没有哭 。”而是要提供给宝宝更多支持性的抚慰,可以重复说“妈妈知道了,妈妈在这儿呢”等语句 。
此外,平时哼唱给宝宝的能带来安抚的歌曲,这个时候也可以用得上 。
COCO妈:用打针来作为教育方式
两岁的COCO怕打针,只要一提起打针,他就一脸惊恐,眼泪吧嗒地直往妈妈的怀里扎,嘴里还大声喊着:“不要、不要!”但打针这件事情会经常在COCO的家里被提起:COCO不吃饭,姥姥就说“那明天我们去打针吧”;COCO不好好睡午觉,妈妈也说“那我们明天去打针吧”;COCO不收拾玩具,爸爸还是说:“那我们明天去打针吧” 。
心理专家说:心理的疼痛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打针留给身体的疼痛感,以及疼痛感所带来的恐惧,妈妈温柔耐心的抚慰很快就能化解;但是,如果这种疼痛带有惩罚的意味,那么这种生理上的疼痛,就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疼痛和恐惧,它往往会冲淡亲子之间的情感,给这种亲密关系带来破坏 。
【宝宝怕打针卖萌要如何应对】COCO爸妈的做法在无形中给宝宝传达了一种信息:不乖的孩子就要打针 。因此,在COCO心中,打针这件事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因为我被打针,所以我是坏孩子 。这相当于间接地给孩子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 。而这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同 。如果这种对“坏孩子”的认同不被阻断,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会更加朝向坏孩子的标准发展 。
小编提示:别给宝宝贴负面标签
不要用“打针”吓唬宝宝,并以此要求他去做家长想要他完成的事情;如果想让男孩更勇敢、更坚强,可以在平时用故事来告诉他,而不是在打完针之后,要求他“你是男孩,男孩打针不哭”,更不要嘲笑他,说类似于“你瞧瞧你,还男孩呢,哭得就像个小妹妹一样”的语言 。
回到微博怕打针小宝宝上来,萌宝的表情还真让网友乐了一翻,可是红遍网络的同时,爸爸妈妈也要注意人贩子哦,别因为一时的取乐而给了伤害宝宝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