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怕打针卖萌要如何应对


宝宝怕打针卖萌要如何应对

文章插图
最近,微博上疯传一组怕打针宝宝的卖萌图,无奈的宝宝委屈地看着大人们,还被逼到了墙角,而组图的最后告诉网友,宝宝最后还是乖乖就范了 。宝宝打针时哇哇大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多数宝宝在妈妈的安慰下可以很快平复,也不会特别抗拒打针,而有些宝宝却反应非常强烈,妈妈用什么招都不灵 。为什么宝宝就会如此怕打针呢?下面三个打针故事或者可以解答妈妈们的疑惑,还可以从中学学一些应对的小办法 。
柒柒妈妈是大人当中最怕打针的了,而每到月初打预防针的日子,柒柒妈都会心疼得不得了 。这么小的宝宝,这么小胳膊,这么嫩嫩的肉肉上面,竟然要被一根针扎进去,还扎得哇哇大哭 。哭的声音都让柒柒妈心碎了 。而柒柒似乎也是继承了妈妈怕打针的心理,一有什么打预防针的动静,就以哭为先 。还闹着不肯出门,柒柒妈妈就更加难以承受了,还跟着宝宝一起哭了起来 。
心理专家说:
1岁以前的宝宝,往往会通过妈妈来感知外面的世界
一般来说,宝宝的自我意识要到1岁之后才开始萌芽,在这之前,宝宝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妈妈是宝宝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通道,宝宝通过妈妈来感知外在世界 。这个时候妈妈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宝宝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时候的宝宝还不能理解语言的涵义,他们直接通过感觉大人的情绪来实现交流的 。
有的时候,父母可能还没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小宝宝却已经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 。
柒柒妈内心里可能有很多未释放的恐惧,对打针这件事有未处理的情结,而且妈妈自己可能就害怕打针 。或者说,打针所关联的感觉触发了妈妈的某种被隐藏的记忆 。这些,柒柒妈自己可能都还没感觉到,但是已经被柒柒捕捉到了,而柒柒分不清这种对打针的恐惧究竟是妈妈的还是自己的,她只是单纯地感觉到了,所以也就会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
小编提示:妈妈更要做好情绪管理
如果怕宝宝不肯出门,可以预先在路上告知 。妈妈最好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提前给宝宝将打针这件事 。比如在去打针的路上,妈妈可以给宝宝讲:
一个住在针管里的小精灵很孤单,她想和宝宝做个游戏、成为朋友,于是……这样既可以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又可以很好地舒缓宝宝对打针的畏惧情绪 。
在打针的过程中,首先妈妈自己要做到镇定 。因为宝宝是从妈妈的气味、体温、呼吸的节奏、皮肤的感觉中获得安全感的,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本身很焦虑,那么妈妈的气味、呼吸的频率都会改变,这无异于告诉宝宝一件重大的事就要发生了,无形中增加紧张气氛 。
明明妈:把宝宝想得太强了
明明妈一直都是最省心的妈妈,因为明明平时吃饭、睡觉都很听从妈妈的安排 。
唯独一件事最让妈妈头痛,那就是打预防针,这种不是生病才打的针,明明妈那是连哄带骗也拉不动明明去打 。无论妈妈怎么说“不疼、不疼”、“别怕、别怕”,明明还是一路哭闹挣扎,直到妈妈和护士阿姨两个人搂住他、摁住他,才能把针扎进去 。
心理专家说:宝宝对疼痛的感知与成人不一样
宝宝打针的时候,很多家长总爱对宝宝说:“不疼不疼,一点都不疼 。宝贝勇敢点儿 。”但是,打针真的不疼吗?打针的疼痛对于成人来说,也许不值一提,而对于一个宝宝来说,他的承受力可能只有成人的几分之一,或者十几分之一,但是他所感知到的疼痛却可能是成人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尽管每个宝宝感受疼痛的阈限不一样,对痛觉感知的发展程度也有快慢,但是疼痛一定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