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层呕吐原因各不相同


不同年龄层呕吐原因各不相同

文章插图
每个孩子在成长阶段可能都会出现呕吐现象,在这里,小编要提醒的是,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呕吐,原因也各不相同,妈妈们最好是先弄清孩子呕吐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
引起呕吐的原因很多,虽然大部分属于胃肠疾病,但喉咙发炎、咳嗽后呕吐、中耳炎、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泌尿道感染等也有可能会引起呕吐 。有些时候,呕吐物会含有一些绿绿的胆汁,表示胃肠道有一段发生了阻塞,且发生的部位可能在十二指肠第二部分以后的位置 。当然,含有胆汁的呕吐物,也有可能只是单纯的发生在剧烈呕吐,而无肠胃道阻塞的情形 。
【不同年龄层呕吐原因各不相同】要判别造成宝宝呕吐的原因,在不同年龄层需要考虑有不同的疾病 。
新生儿期
在讨论此时期宝宝呕吐的原因前,我们必须先分辨与呕吐症状十分相似的“溢奶” 。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被强而有力的喷出,而“溢奶”则是指食道或胃中的东西不自主的流出嘴巴外,尤其容易发生在打嗝、排气,或是宝宝正在手舞足蹈的时候 。大部分未满周岁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轻微的溢奶现象,这是因为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约肌控制不好的原因,使得食物容易从胃逆流而上(胃食道逆流) 。
而这种现象大多数在宝宝开始添加副食品后(约五、六个月大时),症状就会逐渐减轻,而在一岁或一岁半时完全消失 。不过有些时候,因为喂奶方式的不适当,使得宝宝吞入大量的空气,或宝宝肚子受到压迫(例如换尿布、喂奶后抱的姿势不正确),也是常造成婴幼儿溢奶的原因之一 。
不同年龄层呕吐原因各不相同
这种“胃食道逆流”情形,多数是以“溢奶”来表现,较严重者仍会出现吐奶的状况,其症状在出生几天后开始出现,每次发生的时间较不固定,可能在喂奶中、喂奶后、睡醒一活动或在换尿布时,临床上可能以溢奶、呕吐、贫血、营养不良、体重增加不理想等表现,有时甚至会有吸入性肺炎、食道炎等并发症 。
对于“胃食道逆流”症状较轻微的婴儿,父母在喂奶后不要让宝宝太快躺下,先维持直立或半直立的姿势二十至三十分钟再轻轻放下 。趴睡或右侧躺效果也不错,但趴睡要小心“婴儿猝死症”的问题,故不建议 。至于少量多餐,牛奶中添加壳类制品或使用低溢奶配方奶粉也有帮忙 。必要时可使用一些促进胃排空的止吐药、制酸剂 。
统计上,百分之八十五的病儿在一岁半时会痊愈,百分之九十五到四岁时痊愈 。通常年纪越大,症状越轻微,所以容易吐奶的宝宝,若体重的增加正常,家长应可不必过于担心 。
胃食道逆流为新生儿最常见非胆汁性呕吐的病因,它的症状可轻可重,轻者只是溢奶,重者吐奶并影响生长 。对于症状较严重的、突发的、或有其他不舒服的吐奶,最好请医师诊治,以鉴别其可能的病因(胃肠道畸形、胎便肠阻塞、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 。
婴儿期
在新生儿期,吐的较厉害的宝宝,可考虑给予药物治疗,但若给药一段时间仍未改善,则应考虑进一步做胃肠道的检查;若是出生约两、三个星期后才开始呕叶,每次发生的时间大约在喝奶十五至三十分钟后,且越吐越厉害,甚至产生喷射性呕吐,则应考虑“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问题 。
“肥厚性幽门狭窄”为胃出口幽门附近的肌肉,因不明原因的肥厚而阻塞了出口,发生机率为五百分之一,症状通常在出生时不明显,直到两、三个星期后才开始出现,而且越吐越厉害,但吐完之后宝宝仍想再吃,虽然吃药,症状也无法改善 。宝宝常常会因为呕吐厉害而脱水,确定诊断为腹部超音波,治疗以开刀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