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防近视屈光比视力更重要


孩子防近视屈光比视力更重要

文章插图
【孩子防近视屈光比视力更重要】什么叫屈光不正
近些年来,孩子在检测视力时,医生常会提到一个名词:屈光不正 。那么,屈光到底是什么?屈光不正又指什么?
在眼光学中,屈光指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会发生前进方向的改变 。这种光线的折射率即为屈折率或屈光指数 。所谓屈光不正,就是指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不正常的屈光状态 。
近视是我们最常见的屈光不正 。近视眼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物体无法在视网膜上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了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处的物体模糊不清 。形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样的,用眼过近、用眼时间过长、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行车或走路时用眼、睡眠不足等都会引发近视的生成 。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约为40%左右,大学生近视率则超过70%,列居世界之首 。
近视眼如何分类
近视眼按照近视的程度,一般分为三种:
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300度~600度者,称为中度近视眼;600度以上者,称为高度近视眼,又称病理性近视眼 。
如按照屈光成分来分类,近视则可分为:轴性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轴过度发展所致;弯曲度性近视眼,由于角膜或晶体表面弯曲度过强所致;屈光率性近视眼,由屈光间质屈光率过高所致 。
此外,近视眼还包括“假性近视眼”,又称调节性近视眼 。它与屈光成分改变的真性近视眼有本质上的不同 。
孩子防近视,屈光比视力更重要
近视,无疑是孩子最大的眼健康困惑 。到目前为止,近视的发病机理和防治,都有很多难题未解 。当前,所谓针对青少年“假性近视”的诸多“有效手段治疗”并不科学 。我们认为,成年人的近视度数可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确凿矫正,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则应以预防为主 。
不少家长误以为,重视视力是预防近视的第一步,其实并非如此,按视力归类的方法远欠科学 。我们先看几个例子,小宇视力0.8,小雯视力1.2,小萌视力0.7,他们都七岁 。如按视力而言,小宇和小萌会被归为“视力不良” 。但经过扩瞳孔验光等检测,小雯的屈光度为近视25度,眼球长度已较正常年龄段的孩子略长一些 。小宇是50度的远视,相比同龄的眼轴也稍微偏长,小萌350度远视,试戴镜的视力可以矫正到1.0,眼轴偏短 。
这样看来,防止近视的重点对象不应是小萌,因为小萌发生近视的可能性最小,小宇和小雯才是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上述例子提醒我们:正确验屈光、检测眼球长度才是预防近视的第一步 。
别把近视当成一种疾病
“数轴上的零只有一个点,无穷点都落在零之外 。”人类中,真正零度数的眼睛非常少,换句话说,人眼不是远视就是近视 。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每一个孩子幼时都应是远视眼 。因为幼儿的眼球前后长度短,如新生儿眼轴16毫米,3周岁孩子仍比成人眼轴长度短约4毫米 。也就是说,随着身体成长,眼轴也相应变长,孩子才逐渐从远视眼转变为正视眼 。
如果眼球在由短变长过程中过度“发育”了,眼轴过长了,才变成近视眼 。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近视眼是一种疾病 。其实,大多数轻中度的近视眼不过是光学问题,仅从光学角度来说,近视的本质如同一架照相机聚焦模糊了,眼部的各屈光成分之间平衡失常了,才会出现近视屈光状态 。而人对屈光的生理要求,也会随着年龄演变而变化 。因此,轻度、中度近视如果不合并眼底异常,矫正视力可达1.0以上,不能单纯地认为是“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