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7月,宝宝小心热出3种病


昨天是今年的头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昨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门急诊忙得很,门诊办公室主任汪天林主任医师说,每到夏天,小孩子受热气侵袭而得病,有三种和热有关的毛病,表现差不多,家长要小心对待,谨慎区分 。
中暑
中暑又叫发痧,是因为身体排热不足又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过久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调节体温 。中暑常常是父母在大热天带孩子出去游玩,孩子半路上发作的 。
汪医师说,有些孩子年龄太小,中暑了也没法说自己不舒服,父母要注意观察 。最开始,孩子的脸红红,但是不出汗,摸上去温热;到后来,时间长了,孩子会烦躁不安,呼吸脉搏加快;再过一段时间,孩子转入昏睡的状态,体温明显升高 。“中暑最重要的判断标志是大热天的,孩子不出汗 。
一有这种情况,父母就要小心了 。”
如果孩子处于前两种状况,家长自己就能处理,不用太担心 。赶紧把孩子带到阴凉的地方,脱去一两件衣服,吹电风扇和空调,但不要对着吹,小心感冒;再用一般温度的湿毛巾给孩子擦身,不要用冰水和酒精,否则刺激太大,每隔10分钟给孩子测体温,看温度下来没有 。如果是后面那种情况,孩子已进入昏睡状态,要立即送医院 。??
防中暑:
大热天正午和下午太阳最猛的时候,不要带孩子去外面曝晒,即使在外面也要保持通风,衣服不要穿得太闷热,即使坐在不开空调的车厢内,也是危险的 。多洗澡,喝淡盐水、绿豆汤、新鲜果汁 。
暑热症
暑热症是一种小伢儿特有的毛病,6个月-2岁的毛毛头最常见 。它和中暑不一样,有这种病的孩子连续一周甚至整个夏天都是高热(38℃-40℃之间),爸妈慌都慌煞了 。
暑热病其实是种发育不全,孩子小的时候中枢神经没发育到位,调节体温的机制没建立起来,所以当环境温度一上来,宝宝的体温也上来了 。汪医师说,“同样,得了这个病的孩子等到天气一热,温度就自动降下来 。家长看孩子有热度,千万不要自作主张给孩子吃抗生素,这个病不是感染,吃了抗生素会降低孩子的抵抗力,身体越来越差 。
暑热病有个表现和中暑一样——出汗少,另外还有烦躁、爱哭闹、厌食等 。评判孩子得的是不是暑热症有个参考:爸妈是不是少汗,如果是,那么孩子会遗传到爸妈排汗功能不强的基因 。很多孩子长到两岁之后,暑热症就自然消失了 。但是,发现孩子持续高热,要先带孩子来医院就诊,排除得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
防暑热症:
孩子发烧了,多给孩子喝些温开水,房间里开空调、电扇,降低环境温度,常用温水洗澡 。中医认为暑热症是孩子体弱加上外界暑热所致,暑热伤气,身体内水分不能变成汗液挥发帮助排汗,反而从尿液排出,所以可采用补气润肺、养阴生津等方子 。
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根据统计,3%-4%的孩子至少得过1次高热惊厥 。这种病发作起来很恐怖,孩子没有意识,全身痉挛,可能是几秒钟或者几分钟,一般不超过15分钟 。
昨天,省儿童医院的急诊科收到十几个高热惊厥的孩子 。汪医师说,这种病和前两种不一样,它不仅是热引起的 。高热惊厥由呼吸道感染、扁桃体感染等急性感染导致,而天气热会加重病情 。所以这种病冬天有,夏天病人最多 。
这种病半岁到4岁的孩子最容易发,5岁以后的孩子很少见 。它和暑热症不一样,孩子的体温突然飙升到39℃以上,而且有明显的家族史,爸妈小时候有过,孩子就要格外留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