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后天养育方法需谨记!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活产新生儿 。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抗病能力低,死亡率高 。因此,加强早产儿后天的喂养及护理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早产儿后天的养育方法有如下法则 。
保暖和合理喂养
一、保暖
由于早产儿对温度十分敏感,爸妈要注意保持孩子的体温及室内的温度适宜,不能过冷或过热 。当然还有喂养 。由于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呛奶而窒息,加上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较差 。所以,科学喂养很重要 。补足营养也很关键 。早产儿的体质差,若不多加注意则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 。
二、合理喂养
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上而无青紫的患儿,可生后2—4h喂10%葡萄糖水2m1/kg,无呕吐者,可在6—8h喂乳 。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或伴有青紫者,可适当延迟喂养时间 。
喂乳量应根据消化及吸收能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内潴留及呕吐为原则 。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早产儿以配方乳为宜 。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 。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液 。喂养后,患儿宜取右侧位,并注意观察有无青紫、溢乳和呕吐的现象发生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每日晨起空腹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以便分析、调整营养的补充 。
维持有效的呼吸
三、维持有效呼吸
早产儿出生后吸入空气时,动脉氧气压(Pa02)<><>
四、早产儿的喂养
母乳中含有易于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乳糖,还有适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酶及免疫因子等,是早产儿的最佳食品 。但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母乳中某些微量元素(铁、锌等)及维生素(D、C、B等)的供给不能保证其需求,而这些营养素是保证早产儿智力体格发育所必需的,如不及时添加这些营养素就会造成营养素的缺乏,从而不利于早产儿智力的发育 。
通常来讲,早产儿的后天发育,因出生时体重和以后的发育状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发育特别好的低体重儿,在1年之内即可达到正常儿的水平 。特殊情况的早产儿,在5年内才能达到正常儿的水平 。
宝宝的特征应该从实际出生算起,早产儿智力和运动的发育情况,一般要比正常儿迟一些 。其原因是本应在胎内发育,由于过早出生,没有得到足够的发育,出现了时间差 。在护理早产儿时,千万不要急躁,要精心,多观察孩子变化,但不要过分紧张,要科学调理,要有信心,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两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 。
这样的早产儿,体力、智力都不会比正常人差 。
早产儿的健康症状
五、早产儿的健康症状
通常约有7~8%的婴儿在怀孕36周之前出生,这种婴儿就被称为早产儿 。妊娠期<>
所有早产儿不一定都会出现问题,但是随着怀孕时间越短、体重越轻,死亡的可能性越高 。
怀孕34周后出生的婴儿大多能正常成长,但是怀孕26~28周之前出生的婴儿就很难生存了 。幸好这种情况很少,而且随着医疗器材的发达,已经能救活很多处于困境的早产儿了 。
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面临营养缺乏以及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危险,其中生长障碍、骨矿物含量不足、神经精神发育受限是早产儿出院后所面临的最主要的成长挑战 。因此早产宝宝的喂养显得十分重要 。满月后的早产儿,如能存活下来,基本上没有了喂养的困难,在此仍然强调母乳喂养最好 。
一般认为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 。因早产儿安静代谢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儿大,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儿,所以热能的供给还是以稍低开始为宜,视情况逐步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