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发生腹泻的原因分析( 二 )


气候变化:
天气突然变冷 , 腹部受凉肠蠕动加快;暑天气温高 , 湿度大 , 可影响胃肠功能 , 降低消化液分泌 , 消化酶活力降低 , 也会引起腹泻 。
症状性腹泻:
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肠道外感染时 , 因发热及毒素作用而使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
过敏性腹泻:
婴儿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中 , 肠道的通透性较大 , 一直持续到3~4个月时 。加上消化蛋白质的酶系统也发育不成熟 , 造成进入体内的蛋白质未充分分解即吸收入血 , 引起胃肠道过敏反应 。小婴儿又缺乏分布于肠粘膜表面的保护性抗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 , 缺乏此类抗体可使肠道细菌在粘膜表面造成炎症 , 这样便加速了肠粘膜对异种蛋白吸收 , 诱发胃肠道过敏反应 , 造成腹泻 。
一小口食品中的抗原量可能是母乳中同种抗原的1000倍 。过早添加辅食或者进食配方奶都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食物过敏反应两种 。速发型通常发生在进食含有过敏原的食物之后2小时内 , 症状一般较重 。迟发型一般发生在进食后数小时或者数天后 , 症状相对较轻 。牛奶蛋白过敏者除了出现腹泻、腹痛、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外、还可以引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危及生命的表现 。
对牛奶过敏的人还可能引起交叉性过敏反应:对羊奶、动物皮毛、肉、豆类与蛋类也可能过敏 。因此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诊断清楚 , 根据医生的意见再决定选用何种基质的配方奶粉 。牛奶过敏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 尤其对于有过敏倾向家族史的孩子 。
有的妈妈可能不解 , 说:“我的孩子曾经吃过××奶粉不过敏 , 怎么这次吃了你们的奶粉却过敏了?”其实 , 恰恰因为第一次吃了××以牛奶为基质的配方奶粉 。其中的牛奶蛋白作为过敏原和机体接触过一定时间后 , 产生相对应的抗体IgE ,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致敏期的时间可长可短 , 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 , 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即牛奶蛋白)后 , 方可发生过敏反应 。
所以说 , 往往第一次接触到的物质不会过敏 , 反复的接触后 , 可出现过敏性症状 。反复接触后 , 症状一般会逐渐加重 。牛奶中含有多种蛋白质 , 其中5种具有过敏原性 , 以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过敏原性最强 。所以有的配方奶生产企业现已增加了配方奶中α-乳清蛋白的含量(达到18% , 母乳中含有29% , 一般配方奶为6% , 牛奶为3%) , 降低了β-乳球蛋白的含量(母乳中没有β-乳球蛋白) , 就会减少过敏的风险 。
糖原性腹泻;
有少数的孩子由于小肠黏膜缺乏特异性双糖酶 , 使得食物中双糖不能充分被水解为单糖影响其吸收 , 在肠内形成高渗物质 , 引起渗透性腹泻 。多见的是乳糖酶缺乏引起而引起腹泻 。乳糖酶缺乏包括 , 原发性乳糖缺乏和继发性乳糖缺乏 。原发性乳糖缺乏除了先天性乳糖酶缺失外 , 还包括由于生理性缺乏引起的发育性乳糖缺乏和迟发性乳糖不耐受 。
发育性乳糖不耐受是因为胎儿乳糖酶在足月时才发育充足 , 所以早产儿因为乳糖酶缺乏且乳糖酶活力低下 , 吃进去的乳糖不能被消化 , 而发生腹泻 。迟发性乳糖酶缺乏 , 一般婴儿哺乳期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充足 , 3~5岁逐渐下降 , 部分儿童可引起乳糖酶缺乏或乳糖酶不耐受 , 东方人发病率高 。继发性乳糖缺乏引起的腹泻多是因为急性肠炎小肠黏膜受损 , 存在于小肠黏膜顶端的乳糖酶最易受累 , 且恢复的慢 , 当进食含有乳糖的配方奶、母乳或者食物时 , 出现不耐受 , 多表现为水样便腹泻 , 粪便含有泡沫 , 具有酸臭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