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补过了和缺钙一样有害( 二 )


儿童超剂量补钙 。李可基及其团队在对北京城区218个家长调查后发现,其中202人在给孩子补钙,147个宝宝4个月前就开始补钙,到6个月时,高达9成的宝宝在补钙 。但实际上,这些宝宝不是吃母乳、就是喝奶粉,根本不需要补钙 。李可基告诉采访人员,医生建议人工补钙用意虽好,但并不合乎宝宝生长的自然规律,也不科学,如果乱补钙,反倒可能影响发育 。
依赖钙产品补钙 。看着琳琅满足的钙剂产品,听着天花乱坠的宣传口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服用钙产品当成补钙的唯一途径,觉得吃着方便,效果也好,但却忽略了日常膳食中钙质的补充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程义勇教授曾强调,应该将饮食补钙放在首位 。
“补过了,和缺钙一样有害”
李可基表示,国人补钙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有些人还会抱有“突击补钙”的错误想法,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 。比如有的人补钙时不能持之以恒,记起来时就吃钙片,有时候甚至过量补钙,一天进食多次 。但营养素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过量也对健康有害 。如果摄入过多的钙,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软组织钙化、肾结石、便秘,甚至增加心梗、前列腺癌风险 。
此外,何计国也表示,按化学成分分类,目前的钙产品主要有两大类 。
一类是有机钙,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另一类是无机钙,主要有碳酸钙、柠檬酸钙等,它们被制成片剂、胶囊、泡腾片、口服液、咀嚼片等形式 。很多人盲目迷信高价钙,以及所谓“听起来更高级”的氨基酸螯合钙等,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既损失金钱,也促使商家过量开发各种“高档”钙剂,谋取暴利 。何计国说,普通的钙,比如碳酸钙,食品级的原料每吨(1000公斤)也就1000来元,而很多钙片的含量仅为几百毫克,一瓶钙片,钙本身的成本不会超过1元,其他则是维生素D、淀粉等原料成本,以及生产、销售、推广成本 。
两位专家同时建议,消费者首先要弄明白,自己需不需要补钙;如果需要的话,根据剂量大小、是否含维生素D等,选择合适的剂型 。不要盲目追求进口、昂贵、大剂量的产品,也不要跟风看着别人补自己也补 。“补过了,和缺钙一样有害 。”李可基说 。
补钙的特殊人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梁芙蓉主任医师说,一般人如果有喝牛奶的习惯,一天一杯250毫升的牛奶,再加上正常饮食,钙是不会缺的 。对于不喝牛奶的人来说,光按照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还是需要补充钙剂的 。以下两个人群,则要特别注意 。
婴幼儿及儿童 。梁芙蓉说:“老百姓所说的孩子缺钙,其实大多是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 。”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补再多的钙也没有用 。所以,出生后15天必须开始吃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1岁以内,冬天和夏天都需服鱼肝油;1岁以后,夏天晒太阳多可以不吃鱼肝油,但冬天必须吃 。
梁芙蓉强调,婴幼儿补钙易犯4种错误:
1.单补钙或单补维生素D;2.停止母乳喂养后,就不再喝牛奶或配方奶,事实上,奶制品是钙最好的来源;3.钙和维生素D都补了,晒太阳太少;4.?将“元素钙”的量等同于钙制剂的量 。
老年人群 。到了黄昏的年纪,动作不那么利索了,腰酸腿痛开始纠缠不休,有的人身高开始变矮,甚至受一点点力就会骨折,此时人们往往认为“身体缺钙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干部医疗科副主任医师周健告诉采访人员,以上那些骨骼衰老的症状其实都是骨密度下降所致 。人到了老年,骨密度滑坡是一种自然现象,这跟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变有关,并不是单纯的“缺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