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疾患的目的是什么?( 三 )


4.健康与爱的能力
我们曾经说过,健康表示能带着兴趣、能自在地面对世界的种种现象 。然而有两种情形可能会造成脱离常轨:
一种是,为了沉思而自外在世界引退,并相信真正能改变世界的真理只能从我们的内在中找到 。
另外一种则是,完全屈服于日常生活的诱惑,并逐渐地放弃自我的主张,而且就像风中的叶子般被事件主导 。在此,第一种案例的内在完整性,以及第二种案例的自我牺牲性——若不进入极化,两者皆有正向属性——因为失衡了 。健康,意味着人能视情况需求,弹性地使用可能的选项,就像Schiller所谓的“游艺”的特质 。当人们失去自我控制,或是太固执于己见,以致再也无法由得自己改变自我的状况时,我们即可称此为疾病 。
他们与世界的关系受到严重的干扰,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充分严肃地面对这个世界(上述第一种案例)或充分严肃地面对自己(上述第二种案例) 。不管是自我牺牲者或是自我中心的独行侠,都失去爱的能力了,而这能力却是人类健康的内在基础 。这表示,一方面,我们能带着兴趣参与世界的事物,并容许环境中的人事物能在我们自己的心灵中活泼热闹;而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我们能克制自己而让别人自由 。
在基督教教义中,爱,被称为新的诫律(约翰福音13:
34),成为人类发展的目标 。为了显明遵守这条新诫律有多困难,以及我们还必须走多长的路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暴露在许多感染疾患的可能性之中 。人心在寻求一己的人道时,不断地摇摆于自我中心和自我牺牲的危险之中 。当我们首度经验到这种重大的事实时,我们可能会质疑,对于偏离正轨,我们可以追究责任到什么程度:“我们不是被迫成为现在的自己,并且被迫如此行动的吗?”“我们不能逃出这副臭皮囊,不是吗?”在这点上,人性自由的议题被放到最重要的地位了 。
在环境上、体质虚弱,或别人身上,也就是说,除了我们本身,在任何人或任何事之上,归咎我们的无能和问题,有许多好处 。
5.天命中的自由与必须
自由地去做一些事,或避免去做某些事,和我们做事的能力有密切的关联 。只有当我们能在选项中做选择,而不是在必须费力地取得能力时,才能谈及自由 。当我们必须学习某件事时,我们都会觉得“不自由” 。例如:在准备考试时,多么缺少自由?我们有人曾经不遵守数学法则做算数的吗?然而,一旦我们通过了考试或是学会了算数,我们的自由度就增加了,因为我们的行为能力已经被扩展了 。
天命的任何要求也是一样的,它仅定义了获取某项特定能力的必要环境 。
一旦获得此能力,我们会达到一个新的自由度,使我们更成熟、更完整 。因此,个人的自由预先设定了“个别的要求”,也就是一个由特定条件所组成的个人天命 。认清这个事实是基督教的核心关怀,其本质可被总结为自由和爱的两种理想合而为一 。其中自由是学习之后的成果,而爱是对他人产生兴趣并接受他人之后的成果 。从这个观点来看,每种疾患也代表了一个必要性,其状况让我们得以学习到日后能自由使用的能力 。
【儿童期疾患的目的是什么?】相同地,疾患也可以被视为上天及我们的天命伙伴,也就是上帝本身所给予我们的“私人课程” 。因此治疗疾患的首要法则就是尽可能地让这位患者从病痛的经验中获利,而且(如果可能的话)被导向痊愈 。毕竟,疾患唯一可能的意义和目的是要再度获得健康——带着新的意识和增强的能力,在身心灵上都得到健康;而医护的任务就是要支持这个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