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对甲流病毒易感?


哪些人对甲流病毒易感?

文章插图
随着一些国家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增多,“流感”已经成为人们交谈最多的话题,面对连世卫组织也不能判断其发展态势的甲型H1N1流感,有些人惶恐不安,有些人置之不顾 。疾控专家说,这两种态度都不正确 。“甲型H1N1流感流行是公共卫生事件,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 。
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流感防控知识,流感袭来时,从容应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和早治疗,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战胜疾病!”为此,《健康周刊》特请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田万春所长和病毒病防治所齐顺祥所长,就居民居家和外出如何远离甲型H1N1流感进行了详细讲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
基本知识
■甲型H1N1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与季节性流感的传播方式相似,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甲型H1N1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将病毒排出污染空气而传播给他人 。人们也可能通过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然后触摸自己的鼻子、嘴或眼睛而感染 。
■哪些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易感?
人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 。男女之间易感性没有差别 。新生儿因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加之母体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的抗体又较少,因此新生儿的易感性高,感染后症状重,病死率高 。老年人由于经历过各种亚型病毒的多次攻击,在免疫上得到强化,因而易感性一般较低 。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不同亚型病毒间仅有部分交叉免疫 。
■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表现?
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主要表现为发热(腋下温度≥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
■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
简单地说,应做到“三个三”,即三勤、三讲、三早 。
“三勤”是指室内要勤通风、平时要勤洗手、每天要勤锻炼 。具体来说,勤通风有助于室内空气流通;而手不但是消化道传染病的主要途径,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所以一定要勤洗;每天运动20到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有利于增加机体抵抗力 。
“三讲”是指讲科学,避免滥用药物;讲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讲文明,不凑热闹,少去人多拥挤场所 。
“三早”是指早发现、早报告和早治疗 。早发现、早报告有利于病人早隔离,及时控制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染他人;早治疗有利于病人早康复,防止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和死亡 。
■如何远离甲型H1N1流感?
对于那些表现有身体不适,特别是有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和流动水彻底洗净双手;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均衡饮食、多锻炼身体;流感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多、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
■出现了发烧或咳嗽等症状该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没有到过疫区,未与疑似或确诊病例有过接触史的人,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如果仅是嗓子疼,有点发烧,或者发烧但很快退烧,一般来说是普通感冒,可以不去医院,只要多喝水,在家注意休息即可 。
第二种情况,到过疫区,并和疑似病人坐过同一趟车或航班,或是来自有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地区,出现了发烧,或者浑身不舒服,都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同时向医生说明有过这样的经历 。另外,这部分人要多留意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以及乘坐过的航班是否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等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