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宝宝牙齿畸形的因素


全国最近一次青少年口腔健康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牙颌畸形率达48.8%,本市情况与全国水平相当 。本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2008年对全市50个监测园所的17000余名儿童的年度体检结果显示,儿童乳牙牙颌畸形率达到了9% 。专家指出,牙颌健康代表着牙齿坚固美观、面部骨骼发育良好,从而为美丽容貌的形成奠定基础 。
而一旦出现包括“地包天”在内的牙颌畸形,青少年成人后的面容自然会大打折扣 。而牙颌畸形的形成不仅与遗传有关,更与婴幼儿喂养方式不当、不良口腔习惯以及孕期不注重口腔保健密切相关 。如果能排除这些后天因素,30%的牙颌畸形可有效避免 。
奶瓶姿势不对诱发“地包天”
母乳喂养产生漂亮宝宝
【造成宝宝牙齿畸形的因素】国内一项对507名7岁以下儿童喂养方式与牙颌畸形的长期跟踪比较显示,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的儿童牙颌畸形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童,约是母乳喂养儿童的2到3倍 。据本市口腔医院颌面部整形专家高辉介绍,母乳喂养的宝宝能够做到上下颌均匀用力,有助于上下颌平衡发育 。而人工喂养或经常使用安抚奶嘴的婴幼儿,不仅长大后有吮指习惯的比例增高,也更容易出现“暴牙”和“地包天”的牙颌畸形 。
这是因为孩子不停地吸吮安抚奶嘴和奶瓶导致上下颌骨向外突出发育,牙齿也向外突出,不但不利于孩子日后的咬合,也影响孩子长大后颜面部的容貌 。另外,如果家长不注重使用奶瓶的姿势,在喂养时奶瓶垂直于孩子的口腔,甚至让孩子自己拿着或叼着奶瓶,就会迫使宝宝的口唇部承担奶瓶的重量,促使下颌向上用力吸吮奶瓶,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下颌部提前发育,令宝宝小时候看上去很俊俏,长大后则可能出现“地包天”的反颌畸形 。
因此,高辉建议人们,宝宝要尽量母乳喂养,避免使用安抚奶嘴,使用奶瓶时家长要扶住奶瓶,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拿,切忌孩子平躺喝奶 。
咬唇吮指影响牙颌发育
不良口腔习惯有损面容
据统计,儿童时期的口腔不良习惯约占牙颌畸形病因的21.62%,能严重影响儿童成人后面容 。高辉说,影响儿童口腔和面容发育的不良习惯包括:吮指习惯,发生率较高,可影响牙颌的生长发育,造成前牙开颌、牙弓狭窄,硬腭高拱,上颌前突,门牙唇倾等情况,表现在面容上就是小下巴、突嘴等;吐舌、舔舌习惯,吐舌、舔舌同样会造成儿童上下牙不能咬合及下颌前突;咬上唇习惯,这会造成下颌前凸的“地包天”;咬下唇习惯,这会出现上面的门牙向唇侧倾斜,牙缝过大,下前牙拥挤,同时面部表现为上前牙前凸,开唇露齿等情况;偏侧咀嚼习惯,该习惯在儿童和成年人中都较常见,在临床上经常有大量病人就诊,严重的偏侧咀嚼习惯可造成颜面偏斜、颌下倾斜等症状;口呼吸习惯,该习惯影响鼻部的正常发育,使气道阻塞鼻呼吸不畅,鼻翼萎缩,腭盖高拱,由于用口呼吸,失去了唇的封闭作用,造成上颌前突,上前牙唇倾,上唇缩短、外翻 。
高辉说,儿童的口腔不良习惯经常与儿童的口腔生理习惯、牙齿的替换、疾病的产生密切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家长,应掌握和了解这些不良习惯所造成的危害,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口腔习惯,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去医院治疗 。最好孩子4到5岁后,能每年请口腔医生为孩子做一次口腔全面检查 。
孕妇牙松动断乳后易“暴牙”
孕前要找口腔医生护牙
高辉说,除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容易出现影响面容的牙颌畸形,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也最容易出现这类问题,这也是很多妇女生产后面容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怀孕期间,妇女体内的激素水平产生很大的变化,胎盘可以产生大量的雌激素和黄体酮,而这些激素又会影响口腔组织 。加上平时的饮食习惯改变、饮食次数增加,导致孕妇更容易患口腔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