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的数字参考指标


一到冬天 , “感冒”这个词在妈妈头脑中的“点击率”就一路走高 。虽然这是最常见不过的病 , 但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
感冒一年四季都会发病 , 但冬季是高发季节 。因为冬天天气寒冷 , 孩子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而感冒 。下面 , 我们就用几个数字来解读有关感冒的真相 。
90%孩子患病毒性感冒的比例
在上呼吸道感染中 , 最常见的就是感冒 , 另外还包括支气管炎等 。这些病中 , 90%以上属于病毒感染 。引起感冒的病毒多种多样 , 包括冬天流行最多的鼻病毒 , 约占感冒的50%左右 , 另外还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 , 细菌性感染只占10%左右 。即使是比较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 , 也有7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但有的肺炎开始是病毒性的 , 后来又继发细菌感染 。
从上面的数字可以看出 , 只有10%左右的感冒是细菌性感冒 , 也就是说 , 只有10%的感冒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但看到孩子感冒、咳嗽 , 家长就希望医生给开些抗生素 。其实 , 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无效 , 而且还有害健康 。
15000白细胞超过这个数才能说明孩子是细菌性感冒
那么 , 怎么判断孩子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一般孩子感冒就医时 , 医生都会先让孩子做血常规检查 , 确定孩子是否有细菌感染 。在血常规检查中 , 如果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 即高于15000个/立方毫米(正常情况下8000~10000个/立方毫米) , 才能说明孩子确实是细菌性感染 , 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有时孩子白细胞不高 , 但中性细胞高 , 这种情况也不能用抗生素 。
因为在孩子病毒感染的早期 , 中性细胞会出现偏高的情况 。(提醒:如果孩子白细胞不高 , 但发高烧 , 而且咳嗽得很厉害 , 这就可能是支原体感染 , 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支原体感染的特点是发高烧至39℃~40℃ , 而且一开始就剧烈咳嗽 , 这时家长应该给孩子做一个支原体检查以确定 。
38℃这个体温病毒不能繁殖
孩子一生病 , 家长就着急 , 恨不得吃一次药病就赶紧好 。但疾病有个恢复过程 , 就拿发烧来说 , 发烧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病毒对抗的过程 。病毒对温度很敏感 , 当体温升高到38℃时 , 病毒就不能繁殖 , 也不能形成新病毒 。
而38℃的体温对一般孩子来说 , 是比较容易承受的 , 而且这个温度也有利于抗体的形成 。如果孩子发烧到38℃ , 家长就急于用退烧药强行将体温降到38℃以下 , 病毒死不了 , 病程反而可能加长 。但达到38.5℃以上 , 为防止孩子出现高温惊厥 , 需要用退烧药 。
前两天后三天感冒最容易传染的时期
如果体内感染了感冒病毒 , 在出现感冒症状的前两天 , 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了 。而感冒的前两天到感冒后的三天这段时间里 , 是病毒传染性最强的时候 。所以 , 冬天最好少带孩子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上幼儿园的孩子感冒后 , 要等彻底恢复后再送到幼儿园 , 以免传染给别的孩子 。
1、3、5、7天感冒要经过这么长时间才会好
感冒发烧有这样一个特点:遵从“1、3、5、7”的规律 , 也就是说 , 如果1天不好 , 就得拖到3天 , 然后是5天、7天 , 这和细菌繁殖的能力及病毒的毒性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