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重儿更易患上伤寒


冬春时节 , 天气寒冷 , 对此时出生的低体重儿要高度警惕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生 , 特别是在室内保暖条件较差的基层医疗单位中 , 妇产科医护人员尤其要对出生不久的低体重儿加强观察 , 尽早发现问题和早期进行治疗 。
低体重儿摄入能量能力低下 , 并且体内能够产热的糖原和棕色脂肪贮备少 , 因而其产热功能极差 。同时 , 由于低体重儿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相对较大 , 易致散热增多 。这样 , 产热不足、散热增加就构成了低体重儿体温容易偏低的基础 。假如低体重儿出生时的环境温度低 , 保暖措施又不够 , 或受到了寒冷的直接刺激 , 犹如雪上加霜 , 就会使得低体重儿发生寒冷损伤综合征 。
【低体重儿更易患上伤寒】低体重儿发生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主要是体温过低 , 往往在35℃以下 。临床医生将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一般表现归纳为少吃、少动、少哭、体重增长少、体温增高少之“五少”特点 , 或不吃、不动、不哭、体重不增、体温不升等“五不”特点 。具有高度诊断价值的改变主要是皮肤硬肿 , 其特点为:触之体表有冰冷感觉;观之呈现有暗红色改变和局部肿胀;压之皮肤变硬 , 紧贴皮下组织 , 难以提起 , 按压肿胀部位有凹陷 。
皮肤硬肿变化主要分布于小腿、大腿外侧和臀部 , 病变境界比较清楚 。重者硬肿可蔓延至整个下肢、面颊部、上肢背部等多个部位 , 硬肿面积超过全身皮肤的50%以上 。个别患儿硬肿可遍及全身 , 并伴随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 。
临床资料表明低体重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死率高 , 以往在新生儿死亡病因中居第6位 , 近年病死率略呈下降趋势 , 但专家提醒人们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 对低体重儿要做到早保温 , 早预防 , 以降低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病率 。
一旦低体重儿发病 , 要把复温作为首要措施 , 避免体温继续下降 , 积极增加患儿体内能量贮备 , 以促进病情好转 , 降低病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