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宽纸尿裤会导致O型腿?


随着宝宝的出生 , 纸尿裤便亲密陪伴着成长 , 纸尿裤也一度成为准爸爸准妈妈们讨论宝宝健康成长中的热点话题 , 在网络搜索“纸尿裤与O型腿”的关键词 , 可以找到多达几万条相关信息 , 绝大多数是关于“纸尿裤是否会导致O型腿”的提问和讨论 。
近日 , 一位业内人士爆料称:“我干了7年纸尿裤产品的销售 , 很清楚 , 很多纸尿裤设计原本就宽 , 吸水后涨得更宽 , 或多或少一定会影响宝宝腿部生长 , 部分企业虽然知道 , 但是为了迎合销售卖点常常避而不谈 。”
加宽纸尿裤备受青睐
据一位负责商场和超市渠道的纸尿裤北京经销商透露:其实对厂家来说 , 加宽纸尿裤的裆部 , 生产成本增加不多 , 但是可以打着防侧漏的卖点 , 如果再升级一下包装 , 一包六、七十片的纸尿裤比普通的就要贵出20-30元 。利润高 , 厂家当然愿意设计、生产 。
在一些百货卖场和超市的纸尿裤货架上 , 笔者发现每个超市均至少有4-5个婴儿纸尿裤品牌出售 , 打着防侧漏、吸水性强的功能性产品不在少数 。
一位卖场促销员的交流中了解到 , 购买这些产品的妈妈们普遍认为 , 虽然单片价格贵了 , 但是更换次数少了 , 平均下来还是比较划算的 。
横向膨胀 纸尿裤增宽3.5厘米
网上一位细心的妈妈总结了几款纸尿裤的使用经验发现:几款吸水性强的纸尿裤 , 在加液160~200毫升后 , 裆部平均宽度增加2至3.5厘米不等 , 饱和吸水后纸尿裤的重量普遍超过350克 。妈妈们也都有体会 , 吸尿后的纸尿裤沉甸甸的 。
那么加“宽”是否意味着给宝宝的大腿加“压”呢?对此 , 产品研发人员李先生表示:为保证纸尿裤的吸收速度和防止排尿期间的漏液 , 的确可以采用加宽加厚的设计 , 并且现在的纸尿裤吸水后大都是横向膨胀的 , 所以裆部会变宽 。但是只要不过分膨胀造成宝宝双腿内侧压力过大 , 就不可能导致O型腿 。
而国内现行的“纸尿裤技术指标”中并没有针对纸尿裤裆部的最大宽度做出具体规定 。笔者致电多家纸尿裤厂商 , 大多受访者均表示纸尿裤加宽与宝宝O型腿的形成无直接关联 。
肌肉力学失衡 可能导致O型腿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 , 俗称“罗圈腿”、“弓形腿”、“箩筐腿” , 指的是在膝关节处 , 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 。有数据显示 , 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中 , O型腿相当常见;在3~4岁的儿童中 , 20%有轻度O型腿 。
而在1岁半以前的婴儿期 , 婴儿腿型因为穿着纸尿裤会呈现15°左右的内翻 , 所以也被叫做“尿裤腿” 。相关育婴专家表示:婴儿骨骼较软 , 且腿部的脂肪分布与成人不同 , 大腿和小腿会比较丰满 。长期包裹纸尿裤 , 宝宝坐、卧、爬、走时腿部被不自觉地撑开 。纸尿裤裆部如果超出一定宽度 , 吸尿后横向膨胀 , 相当于给宝宝的腿部施加了一股外力 , 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大小腿肌肉力学失衡 , 形成O型腿 , 妈妈们需要警惕 。
另外专家也提醒妈妈:婴儿虽然单次排尿量不多 , 一天总量在400-500毫升左右 , 但单片纸尿裤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 尽量勤换以减轻宝宝腿部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