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脑积水易被延误?


新生儿先天性脑积水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统计 , 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1.84/万 , 占新生儿神经缺陷的56.25% 。面对这种病 , 很多患儿家长都有这些疑问:为什么脑积水易被延误?为什么不能单从头颅大小确诊?为什么脑积水手术治疗为首选?
为什么脑积水易被延误?
很多家长误认为是佝偻病
脑积水是由于脑脊髓液循环与分泌吸收障碍 , 导致过多的脑脊液积于脑室内 , 或在颅内蛛网膜下腔积存形成的 。该病多发生于两岁以内的孩子 。患此病的婴幼儿多在出生后数周头颅开始增大 , 一般经3~5个月逐渐被发现 , 也有出生时头颅即增大者 。其表现为与周身发育不成比例 , 额部向前突出 , 眶顶受压向下 , 双眼球下视 , 眼球向下转 , 导致巩膜上部露白 。
患儿常有智力改变和发育障碍 , 并可因视神经受压萎缩 , 导致失明 。
【为什么脑积水易被延误?】有些患儿家长常常会将此病与佝偻病联系在一起 , 却很少想到脑积水 , 从而使孩子长期接受补钙治疗 。因未能及时规范治疗 , 造成了患儿视力、智力、听力、语言、肢体等残疾 。
为什么不能单从头颅大小确诊?
该指标不足以说明疾病严重程度
由于此病有着明显的婴幼儿头颅增大突出等典型临床症状 , 所以诊断时一般不太困难 。检查时 , 对早期的可疑患儿 , 可以通过定期测量头颅大小来初步诊断 , 包括周径、前后径及耳间径 。正常新生儿头围应在33~35厘米 , 后囟在出生后6周闭合 , 前囟于9~18个月之间闭合 , 这些数据可作参考 。
为进一步确定诊断 , 了解脑积水的性质和程度 , 可进行颅骨X线平扫、头颅CT扫描、头颅超声、前囟穿刺、脑室造影等检查 。
颅骨X线平扫可确定是否头颅增大、头面比例不协调、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后囟延迟闭合或明显扩大等 。头颅CT扫描有助于鉴别是否有脑瘤等疾病 。前囟穿刺可排除硬脑膜下血肿或水瘤 , 还可了解脑皮质的厚度及脑室内压力高低 。脑室造影能判断有无导水管、脑室扩大程度及有无脑室畸形 , 对排除硬膜下血肿、水瘤以及区别交通性及非交通性脑积水有较大的意义 。
为什么脑积水手术治疗为首选?
保守治疗仅能缓解症状
目前该病的治疗方法有两种 。
一种是保守治疗 , 即用药物治疗轻度脑积水 , 抑制脑脊液的生成和水的产生 , 也可用甘露醇脱水的方法 。但这都只能临时改善患者症状 , 将颅压暂时降下来 , 而不能得到根治 。
第二种是手术治疗 。到目前为止 , 对于先天性儿童脑积水 , 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案 。婴幼儿脑积水手术应从创伤最小的术式做起 。手术的关键是根据病因选择术式 。
●由中脑导水管狭窄或由蛛网膜囊肿而形成的脑积水 , 建议首先选用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或蛛网膜囊肿脑室镜下开窗及内引流术 。
●对交通性脑积水或经脑室镜下内引流术无效的患儿 , 只能通过脑室腹腔分流术来消除脑积水 。有时患儿就诊时 , 脑积水已非常严重 , 此时做普通的分流术风险相当大 , 容易引起颅内出血而致残 , 甚至致死 。因此 , 需应用可调压分流系统进行手术 , 避免术后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