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宝宝发烧“3宜”“3忌”


发烧,宝宝体内第一道“防护墙”
不论多镇静的妈妈,只要遇到宝宝发烧,铁定心急如焚,最怕高烧不退,或者持续多日 。其实“发烧”是“症”不是“病”,只要通过了解原因,小心面对、正确处理,并建立属于自己的就医步骤,就可以了!
宝宝发烧原因排行榜
为了让妈妈们不至于手忙脚乱,正确面对并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我们请专家根据新生儿科和一般儿科的门诊情况,将宝宝发烧“最有可能的原因”做前10名排列,并标示其危险性 。但每个宝宝都是独立个体,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了解前10种可能只是了解了一部分,您的宝宝发烧也有可能是排名在第11、第12……的原因,所以就医是惟一安全的方法 。
1.感冒 危险性第5名
2.耳鼻喉发炎 危险性第7名
3.玫瑰疹 危险性第8名
4.打预防针 危险性第9名
5.败血症 危险性第2名
6、尿道感染?? 危险性第6名
7.脑炎、脑膜炎 危险性第1名
8.穿太多、发牙热、夏季热 危险性第10名
9.肠胃炎合并脱水 危险性第4名
【护理宝宝发烧“3宜”“3忌”】10.川崎病 危险性第3名
宝宝发烧“3宜”“3忌”
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 。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 。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因此,发烧是体内的一道“防护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长 。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觉:宝宝在夜间容易发高烧 。这是因为宝宝身体的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 。而宝宝生病的时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不喝水,体温就更容易升高 。
如果晚上宝宝睡着了,体温很高,要把他叫起来喂退烧药或做物理降温,否则体温过高会导致高热惊厥 。若宝宝体温持续超过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热惊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烧药后,及时送医院就诊 。
护理发热患儿3宜
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 。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
2.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 。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 。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 。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
3.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散热的对流、传导、蒸发等原理的退热方法,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 。譬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是利用对流原理的一种方法,所有家庭都可采用 。那种发热时不能开窗,不能吹风扇的看法是错误的 。当然,不能对着病孩吹风扇 。根据热传导的原理,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 。
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 。
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拭浴,可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 。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前 。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
护理发热患儿3忌
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 。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