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的照顾禁忌
误用酒精擦浴降温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在发烧时(38℃~41℃)用酒精擦浴降温是不科学的,这样做违反了生理的发烧调节机制,不仅无效,且可能使患儿发生颤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 。
酒精擦浴还可发生酒精中毒(小儿体温超过41℃时如中暑、中毒性脑病等超高热、非生理调节机制引起的,可用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但酒精擦浴仍不宜应用) 。有效的解热治疗还是口服解热药降温 。
强行捂被发汗
传统观念以为帮患儿穿上很多衣服“捂出一身汗”便会退热 。其实这样做会引起高热持续不退,甚至令体温更高 。
【宝宝发烧别强行捂被发汗】那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 。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 。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拭浴帮助退烧 。
一发烧就服退热药
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 。
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 。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 。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再给孩子吃退烧药 。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
退热过快
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 。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 。
盲目相信输液
由于一部分6个月~5岁的小儿可能引起热惊厥(多数是良性惊厥,愈后好;如有原发性癫痫,则可能增加其癫痫发作次数),因此家长对发烧感到十分恐慌,只要孩子一发烧,不管白天黑夜,甚至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抱他去医院打退烧针,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 。
有一些打了退烧针后确实体温暂时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还出现副作用 。
确实,肌肉注射退烧针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 。由于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含氨基比林成分),这类药物副作用大,极易产生虚脱甚至休克;也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更为严重的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故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口服解热药 。
- 孩子发烧哪些症状需送医院
- 宝宝头围太大要补钙吗?
- 宝宝健康晒太阳选好时间段
- 妈妈支招对付发烧宝宝
- 芝加哥车展亮相 Jeep大切诺基L推特别版车型
-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特别多
- 干线和支线的区别
- 别把有益细菌“赶尽杀绝”
- 8-9个月宝宝夏季护理要点
- 9个月宝宝能控制大小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