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宝宝O型腿的三类原因


O型腿形成的最常见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1、发育性因素 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而出现膝内翻的改变;
2、失衡性因素 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长期的肌肉力学失衡可以导致关节发生移位,而形成膝内翻 。
纸尿裤的选择、更换频次以及纸尿裤本身的设计也可能导致宝宝裆部、大腿两侧受力,影响宝宝长期站姿与坐姿导致O型腿;过早站立或学步也容易导致“O型腿”或“X型腿” 。孩子单独站立的年龄不应早于9个月 。宝宝长到6个月时,可以适当进行撑站练习;8~9个月时,可以进行扶站练习;到了10个月,则可以进行独立站;11月时可进行走步训练;1岁左右训练牵手走,1岁2个月时训练独立走 。
另外,常使用学步车会对宝宝的腿脚发育产生影响 。因为学步车会压迫幼儿的髋关节,还会导致幼儿的平衡功能失调,使孩子对学步车产生依赖性,甚至对生殖器造成压迫 。建议适当让孩子坐在学步车里,但每次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一天下来不宜超过1小时 。
3、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O型腿 。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内外侧角度的稳定结构,可以随关节的改变做出适应性调整 。
在一般情况下,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不是形成O型腿的关键因素,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外伤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等破坏了膝关节的稳定也可以导致O型腿,这在运动员比较多见,治疗时一般需要手术修补损伤的韧带 。
O型腿的人,平时站立和走路时,都是腿外侧肌肉用力,内侧用不上力 。因此腿部肌肉发育不匀称,往往外侧肌肉多,内侧肌肉少 。这样,形成的腿部肌肉轮廓线就是弯曲的,给人的感觉就是骨头弯曲了 。其实并不全部是骨头弯了,只有少数是真正骨头弯了 。如果想判断骨头是否弯了,最直接的方法是拍X线正位片 。
【导致宝宝O型腿的三类原因】并且,部分失衡性O型腿由于同时伴随髋关节的外展移位,会导致双腿间的缝隙别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