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怎样帮助孤独症孩子


尽管“世界孤独症日”已经过去 , 但关注儿童孤独症患者的呼声仍在继续 ,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武丽杰教授就发出呼吁——让孤独症儿童走出孤独 。
6岁的男孩明明语言发育迟缓 , 至今仍不会张口说话 , 他从不与爸爸妈妈交流 , 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 , 对遥控器、钟表等东西尤其感兴趣 , 喜欢看广告 , 乐意在地上转圈儿;他在某些方面记忆力特别好 , 但理解能力甚为低下 , 常常词不达意 。
“目前 , 哈尔滨市儿童孤独症发病率已呈明显上升趋势 , 像明明这样的患儿 , 每万人中大约就有18.8例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会长武丽杰教授近日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人们应该对孤独症有所认识与警觉 , 提高早期筛查、康复矫治和干预水平 , 尽早把这群孤独症儿童从封闭的世界中领出来 。
孤独症被纳入精神残疾
据武丽杰介绍 ,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 , 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以人际交往障碍、沟通交流异常、言语发育迟滞、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 , 以及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的广泛而严重的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 。
此病一般在3岁前就会表现出来 , 并会对患者造成终生影响 。
武丽杰指出 , 目前孤独症的病因仍不明了 , 推测与遗传、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 。
其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儿童孤独症现已超过脑瘫及唐氏综合症的患病率 , 由以往罕见的疾病发展为较为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由于其发病情况的特异性和严重性 , 孤独症儿童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 中残联已于2007 年初将孤独症明确纳入精神残疾 。
及早发现孩子异常现象
武丽杰提醒 , 孤独症儿童有几点表现十分明显 , 家长和老师应引起注意 , 及早发现这些孩子的异常现象 。
社会交流障碍:孤独症儿童喜欢独自玩耍 , 不愿意或不懂得如何与小朋友一起玩 , 也不能参加合作性游戏 。对父母的多数要求常常充耳不闻 , 但会愉快地执行某些他所感兴趣的指令 , 例如上街、丢垃圾、吃饼干等 。他们目光对视差 , 通常不怕陌生人 。有需要时常常拉着父母亲的手到某一地方 , 但很少主动寻求父母的关爱或安慰等 。
语言障碍:这是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 , 语言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 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 , 通常在两至三岁时仍不会说话 , 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部分患儿具备语言能力 , 甚至语言过多 , 但是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 表现为无意义、重复刻板的语言 , 或是自言自语 , 模仿言语和“鹦鹉语言”很常见 , 不能正确运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 。
狭隘的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自闭症儿童可能对多数孩子喜爱的活动和东西不感兴趣 , 但对某些特别的物件或活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 , 并因此显现出这样、那样的重复刻板行为或刻板动作 , 例如转圈、嗅味、玩弄开关、来回奔走及排列玩具和积木、双手舞动等 。他们还特别依恋某一种东西 , 如反复观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爱听某一首或几首特别的音乐 , 而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