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九 )


郑光祖《东瓯令南》:
情山远 , 意波遥 , 咫尺妆楼天样高 。
月圆苦被阴云罩 , 偏不把 离愁照 。
玉人何处教吹箫 , 辜负了这良宵 。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文章插图
4、元曲四大家白朴及其代表作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著录 , 白朴写过15种剧本 , 这15种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苏小小月夜钱塘梦》、《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崔护谒浆》、《高祖归庄》、《鸳鸯间墙头马上》、《秋江风月凤凰船》、《萧翼智赚兰亭记》、《阎师道赶江江》 。加上《盛世新声》著录的《李克用箭射双雕》残折 , 共16本 。现在仅存《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裴少俊墙头马上》三种 , 以及《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的残折 , 均收入王文才《白朴戏曲集校注》一书中 。
题材多出历史传说 , 剧情多为才人韵事 。现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 写得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 《鸳鸯间墙头马上》 , 描写的是一个“志量过人”的女性李千金冲破名教 , 自择配偶的故事 。前者是悲剧 , 写得悲哀怛侧 , 雄浑悲壮;后者是喜剧 , 写得起伏跌宕 , 热情奔放 。这两部作品 , 历来被认为是爱情剧中的成功之作 , 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 对后代戏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文章插图
在我国戏曲史上 , 宋、金两代已有了纯粹演故事的戏曲 , 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 , 我们无从说清楚这些戏曲的情况 。元代的杂剧 , 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方面 , 都发展到相当娴熟的地步 , 为我国的戏曲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保留下来的剧作中 , 可知其情节曲折 , 主题突出 , 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剧中人物 , 无论是因享乐而坏江山的唐明皇 , 冰肌玉骨、一身娇娆之气的杨贵妃 , 还是爽朗果敢的闺秀李千金 , 都塑造得各具个性 , 栩栩如生 。以至于现在戏剧舞台上的唐明皇 , 还可见到白朴塑造的这一形象的遗风 。
他善于利用历史题材 , 敷演故事 , 因旧题 , 创新意 , 词采优美 , 情意深切绵长 , 又是关汉卿所不及的 。他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以及他的剧作的艺术成就 , 早已成为文学艺术上的重要研究课题 。
白朴的词作 , 在他生前就已编订成集 , 名曰《天籁集》 。到明代已经残佚 , 字句脱误 。清朝中叶 , 朱彝尊、洪升始为整理刊行 。全集收词二百余首 , 除了一些应酬赠答、歌楼妓席之作外 , 多为伤时感怀的作品 。赖有这部作品 , 我们才可以了解白朴的生涯 。他的词作 , 承袭元好问长短句的格调 , 跌宕沉详 , 天然古朴 。
白朴《墙头马上》名句:
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 , 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 。
宁可教银缸高照 , 锦帐低垂 。
菡萏花深鸳并突 , 梧桐枝隐凤双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