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带孩子去锻炼身体


说起锻炼身体,我们脑子里首先会想到的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竞技比赛、运动会、健身房等场面,以及夏日清晨街道旁、休闲广场上大爷大妈们跳的健身舞、傍晚扭的大秧歌,冬天公园里冒着刺骨寒风冬泳的勇士……家长领着孩子在院子里跑跑跳跳、玩玩滑梯,假日领孩子去游园、去远足,在人们眼里似乎跟锻炼不搭边 。
可是东子想说的是,体育锻炼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玩皮球、滑滑梯、踢毽子、跳绳、跑步、游泳、做操、远足,等等 。就是随意的散散步,也不失为一种锻炼 。这些锻炼,家长都可以同孩子一起进行 。
只有经常带孩子锻炼身体,才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使其拥有健康的身体,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有好的前程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锻炼身体真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两个例子 。我国游泳名将吴鹏小时候因为体弱多病,被酷爱体育的父母送进了游泳培训班,本来只是想通过游泳强身健体,提高小吴鹏的身体抵抗力,却不料由此诞生了一位世界冠军;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我国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
钟院士当年已经67岁高龄,虽然日夜奔波劳累,却精力不减,始终坚持在“抗非”第一线 。这得益于他硬朗的身体,得益于他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 。上面的例子说明:体育锻炼在人们的成长过程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
儿童时期正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好时机 。如果错过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由于受旧习惯的干扰,新习惯就难以形成 。儿童时期也是人体形态发育的重要时期 。
这一时期生长发育的好坏,对人一生的体质和体形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带孩子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有着特殊的意义 。
东子给80后家长的建议——
1. 对宝宝的体育锻炼要有明确的认识 。
如今的家庭里只有一个宝宝,因此比较娇惯 。有个别家长别说户外体育活动,平时连走路都不太舍得,生怕累坏孩子 。如果在户外活动中摔一跤,那更是心痛得不得了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体质弱,累坏了要生病 。甚至有个别家长认为,有些爬、翻、滚的动作危险,还会把一身干净的衣服弄脏 。还有的家长认为户外体育活动就是玩玩而已,还不如写写字、看看书有用 。
家长对体育活动意识的淡薄,使现在的孩子缺少锻炼的机会 。
春暖花开的季节,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户外游戏,4~5岁的孩子便可以去郊外远足,在运动中快走与慢走、快跑与慢跑以及跳跃交替进行,既训练了孩子的基本动作,又训练了孩子的速度、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了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更使孩子欣赏了大自然的美好景物、增长了知识,进一步调动了孩子进行身体锻炼的积极性 。
体育锻炼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 。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动,真正不爱运动的孩子只是很少一部分 。体育锻炼是一项父母和孩子可以共同参与、亲历亲为的活动,体育锻炼的过程既是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磨炼意志品质的过程,也是孩子体会公平竞争、团队精神、人际交往的过程,是孩子宣泄不良情绪、克服焦虑、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和愉悦的过程,更是父母了解孩子、引导孩子、加深亲情、加强沟通的一个互动的过程 。
2. 日常游戏对宝宝的锻炼也很重要 。
游戏是孩子体育启蒙的第一课,游戏可使孩子聪明伶俐、身体健康 。游戏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强体力,使孩子的四肢得以均衡发展,从而有效地弥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单一的活动而对大脑造成的不均衡刺激,促使大脑发育 。在婴幼儿快速生长时期,游戏对孩子尤其有益,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