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小儿腹泻伴发烧该如何处理


小儿腹泻伴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中毒症状及脱水引发的症状表现 。那么对这种情况应采取哪些措施呢?临床尚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不能一概而论 。
首先我们先谈谈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发热 。临床最常见的引发小儿腹泻的病原体是病毒和细菌 。若病发于5~8月份 , 大便呈蛋花汤样 , 色较黄 , 有粘液 , 以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可能性大 。对由此引起的腹泻及发热 , 应控制感染 , 临床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口服 , 感染较重者可予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注射 。但此类感染仅占小儿腹泻病的30%左右 , 临证应细心鉴别 , 不要冒然使用抗菌素 。
病毒引起的小儿腹泻多发于秋、冬季 , 通常起病较急 , 大便呈水样 , 患儿一般情况相对较好 。对病毒导致的腹泻伴发热 , 不须使用抗菌药物 , 而应通过微生态疗法及思密达等控制病情 , 临床常用的微生态疗法药物有妈咪爱、培菲康等 。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脱水所致发热的处理方法 。脱水是小儿腹泻的常见症状 , 发热只是脱水时可能伴发的症状之一 , 所以临床处理这种发热 , 重点在于纠正脱水 , 一俟脱水纠正 , 发热即随之缓解 。脱水的治疗 , 首先应辨别脱水的程度及性质 , 而后选择适当的液体口服或静脉补充 。同时临床还应注意预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
如此 , 小儿方能得到尽快的康复 。
【秋冬小儿腹泻伴发烧该如何处理】最后 , 我们还要强调一点 , 小儿腹泻时 , 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 若小儿体温超过38.5℃ , 还应同时给予对症退热处理 , 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 , 小儿常用的退热药有阿苯片、泰诺、百服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