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了,该怎么吃药


随着天气骤然变冷 , 患感冒的儿童也随之增多 。如何选择小儿的感冒用药 , 成为家长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称 , 各种细菌和病毒均可引起 , 但90%以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 。小儿病毒感染后可以继发细菌感染 , 近年支原体感染有增多的趋势 。
我们这里所说的普通感冒不同于流感 , 流感是由特定的流感病毒所引起 , 而且病情表现也重些 , 可在人群中出现流行 , 需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
服用药物是治疗小儿感冒的一个重要措施 。由于小儿的肝脏解毒功能和肾脏排泄功能不足 , 因此小儿用药量要小 , 应根据体重或年龄计算用药剂量或按说明服用 。小儿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也和大人有所不同 , 一般婴幼儿不用镇咳药及止泻药 。给药方法应根据年龄、疾病及病情选择 , 如婴儿口服药只能用糖浆、冲剂、水剂等 , 年长儿可用片剂、药丸 , 服药时应避免呛咳及误吸入气道 , 病情严重时常不能口服给药而需要静脉给药 。
退烧
小儿感冒时常有发热 , 要不要使用退热药及如何使用退热药?有的家长一看到小孩有发热就特别紧张 , 其实不然 , 发热代表小儿机体正在与细菌或病毒作斗争 , 发热的高低不代表病情严重程度 , 因此 , 对于低热不必用退热药 , 当高热(体温≥39℃)则要使用退热药物 , 以防小儿“抽筋”即惊厥 。
一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和布洛芬(美林) , 不用阿司匹林 , 避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 一般的退热药每服一次能维持6~8小时 , 一天用量最好不超过4次 , 总的用量不超过3~5天 , 如仍然发热 , 要及时到医院看病 。当然 , 如果你的小孩曾经出现过高热惊厥 , 这时使用退热药物的指征要适当放宽 。
治鼻塞
由于小宝宝鼻腔比大人短 , 没有鼻毛 , 后鼻道狭窄 , 黏膜柔嫩 , 血管丰富 , 容易感染 , 感冒时鼻塞、喷嚏、流涕等症状较为突出 , 可以因后鼻道堵塞而发生呼吸困难和吸吮困难 , 宝宝表现出哭吵烦躁 , 晚上睡眠质量也相当不好 , 严重者可以发生窒息 , 这时可以使用缓解感冒症状的药如艾畅等 。
抗病毒
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 , 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有利于感冒的恢复 。常用的有三氮唑核苷(病毒唑) , 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 还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如板蓝根、双黄连、清开灵等 , 使用时间为5天左右 。
抗菌
抗生素滥用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 , 是引起很多药物耐药和小儿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因素 , 危害极大 , 因此要严格掌握抗生素的用药指征 , 重视其毒副作用 , 证实为细菌感染 , 才使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前一定要明确小儿有无对某种药物的过敏史 , 避免使用该种药物 。
对于一般细菌感染尤其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感染首选青霉素类药物 , 因为这一类药物的副作用相对小些 , 而且疗效好 , 一般疗程为5~7天 。如果证实为支原体感染 , 则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效果不好 , 应该选择大环内酯类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 , 而且疗程也应长一些 , 约2~3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