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了小孩该防哪些病


小孩子免疫力低下,体温调节功能差,进入夏季之后,难以适应夏天的高温环境,容易患下述疾病,家长需从生活细节方面注意防范 。
小儿“夏季热”
两岁的毛毛近几天常常烦躁,总要喝水,不愿吃东西,体温达
38. 5℃ 。妈妈非常着急,赶紧去医院 。儿科大夫给毛毛做了血常规、小便及其他功能检验,均没发现有病理性改变,医生告诉妈妈,小毛毛得的是小儿“夏季热” 。
点评
小儿“夏季热”又称为“暑热症”,是炎夏酷暑时节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三岁的小儿 。夏季热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此年龄阶段的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发汗机能不健全,难以适应夏季酷暑环境所致 。小儿夏季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有时高达
39—40℃,但大多不出汗,常伴有口渴、小便多、食欲不佳、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病症可持续1—2个月 。该病的防治方法是给孩子多喝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发热时用温水洗澡(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不必用解热药,即使用解热药也无法使体温下降 。
婴儿“脱水热”
【天热了小孩该防哪些病】一岁的兰兰不知为什么这两天出现了无名热,妈妈给她吃些退热药,体温仍然持续不退,又给她喂了些凉开水后体温却恢复正常了 。妈百思不得其解,抱孩子去了医院,医生告诉兰兰妈,孩子患了“脱水热” 。
点评
“脱水热”是盛夏酷暑婴儿的常见病,有些婴儿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烦躁不安,并伴有脱水及发热症状 。该症是因为炎夏人体通过排汗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 。正常情况下水占婴儿体重的70—80%,婴儿夏日每天需水量为每公斤体重100至150毫升 。假如你的宝宝是7公斤的话,那每天需补充750至1000毫升的水分 。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婴儿就会发生细胞脱水,使体温升高 。
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水分即蒸发掉10% 。脱水造成发热,发热加重脱水,使病情加重 。因此,小儿一旦出现脱水热,要及时供给足量的水分(通常补1%盐水或5%葡萄糖水,每次10—15毫升,每2小时一次)这样做了以后,患儿体温会迅速下降 。
“细菌性痢疾”
五岁的冬冬吃了一块从冰箱拿出来的西瓜,接着又喝了一瓶饮料,不一会儿就喊肚子疼 。妈妈给他服了两片颠茄,疼痛是减轻了,可到了晚上冬冬开始拉肚子、发高烧 。妈妈抱孩子去了医院,经化验大便,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
点评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夏季为高发期 。当病儿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喝了被污染的水即可患病 。其传染媒介为苍蝇,2—7岁的小儿多患此病 。
菌痢的典型症状为高烧、腹痛、脓血便,小儿发病多以中毒型为主 。为此,夏季小儿突然高烧,应警惕小儿菌痢的发生 。
小儿菌痢的预防主要是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瓜果,饭前便后洗手 。天热时,还应注意防止小儿腹部着凉 。
小儿“肠痉孪”
三岁的明明嚷着要吃冰棍,妈妈买了五根,明明一口气就吃了三根 。十多分钟后,明明喊肚子疼 。妈妈赶紧找邻居张大夫,张大夫问清情况后,告诉明明妈,孩子是肠痉孪 。
点评
肠痉孪是夏季小儿常见的急腹症 。顾名思义,就是肠子“抽筋”引起一时性剧烈疼痛 。
一般肠痉孪疼痛时小儿哭闹不安,但时间不长,多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过后一切正常 。肠痉孪的发病原因是在突冷的刺激下血管收缩,供血不足,引起肠臂肌肉痉孪 。夏季小孩大量贪吃冷饮是引发肠痉孪的主要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