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10岁儿子北美游学,4个月8个州,最想感谢儿子曾经读过的那些书

文/魔斯妈妈育儿实录
带10岁儿子北美游学,4个月8个州,最想感谢儿子曾经读过的那些书
文章图片
我是魔斯妈妈 , 那个给儿子休学 , 用4个月时间只身带娃走遍北美8个州 , 十几座城市的魔斯妈妈 。
4个月的时间 , 我们母子俩相依相伴 , 横跨美国东西海岸 , 亲身感受了北美的教育文化、自然风貌、风土人情 , 用自己的经历去解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教育理念的差异 。
带10岁儿子北美游学,4个月8个州,最想感谢儿子曾经读过的那些书】听起来 , 有点牛吧?但说实话 , 如果没有一个地理知识储备丰富的儿子 , 我还真不一定能如此圆满地完成这趟行程 。
带10岁儿子北美游学,4个月8个州,最想感谢儿子曾经读过的那些书
文章图片
1、最高级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孩子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我投资教育行业十余年 , 和很多名校的校长、老师打过交道 。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 , 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当下 , 这些体制内的老师常常会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趁孩子小的时候 , 能带他做做课外经典阅读 , 就尽量不要把孩子送到辅导班使劲刷题;能带他出去游览一下名山大川 , 就尽量不要宅在家里玩游戏 。 ”
在他们看来 , 现在的父母为孩子投入时间 , 投入金钱 , 可谓是尽心尽力 。 但仍然有很多孩子到了中学以后成绩下滑明显 , 后劲不足 , 最后泯然众人 。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点是 , 父母忽略了早期孩子感知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
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早地被送进补习班 。 小学期间学习的知识量并不大 , 但却有无数的孩子被逼着一遍遍地在书桌前刷题 。 感受不到花鸟鱼虫的细节之美 , 体会不到日月星辰、山川原野的博大 , 这样的教育显然是狭隘的 , 也是危险的 。
闷头读书培养不出真正的精英 , 看遍大山大河、风土人情 , 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广博的心智 , 建立更有纵深视野的学习体系 。
王家卫说 , 人的一生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
我想 , 最高级的教育理念也正在于此 。 因此 ,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理想:带着娃仗剑走天涯 。
带10岁儿子北美游学,4个月8个州,最想感谢儿子曾经读过的那些书
文章图片
2、受娃爸的熏陶 , 儿子是个十足的科普迷
娃爸是个书痴 ,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 。 说他是家中的“移动图书馆” , 一点儿也不为过 。 这刚好匹配了儿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
受到娃爸的熏陶 , 儿子5、6岁时就很喜欢读科普类的书 , 尤其是地理百科类 。 他经常抱着本“国家地理“之类的大部头 , 坐在一处看上好久 。 大概从三年级开始 , 我就发现关于自然世界的知识 , 儿子讲的我都觉得很新奇 。 而我问的问题 , 常常都被儿子报以一副无奈的表情“这你都不懂” 。
一次我问儿子“印度是不是在非洲的上面啊?”我心想 , 非洲在赤道上 , 印度人没有非洲人黑 , 那应该就是在非洲的北边一点 。 光照少一些 , 才没那么黑嘛 。
儿子一边叹气一边摇头 , 从非洲大陆形成 , 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 , 再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 给我整个梳理了一遍 。 老母亲我听了 , 甚是惭愧 。
人都说 , 小时候地理知识启蒙得好 , 空间想象力、图像认知力、抽象思维力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 到了初中不仅对学习地理课有帮助 , 对物理、化学、生物课也有帮助 。 想到这一点 , 我倒又是有了几分欣慰 。
儿子四年级的时候 , 我让他给我讲讲北美洲 。 他从美国东海岸讲到西海岸 , 从印第安原住民讲到西班牙殖民 。 这是让我下定决心带娃去美国游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 我相信他不会成为我的负担 , 会是一个得力的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