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也会作息不正常?


生活作息紊乱? 亲子累翻天
小小孩也会作息不正常?
0~3个月的孩子都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之后慢慢进展到在夜间睡眠外,上午、下午各有一个时段休息,约至2~3岁左右,睡眠型态才几近于成人 。台北保姆协会前任理事长何云凤表示,在孩子作息还不稳固的期间,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不稳定,现今孩子年纪小小就已出现作息问题,多是生活形态改变及父母疏忽所致:
1.父母本身作息不稳定,干扰到孩子的睡眠 。
2.有些大人想说让孩子玩累一点,他会睡得比较好,结果使他太过兴奋而睡不着 。或者见孩子爱困便任他超时补眠 。
3.带孩子出游或访友,时间拖得太长,延误到孩子休息 。
4.全天托育者,周末带孩子回家时,常顾着跟他玩,再加上换了一个环境,孩子可能睡不好,使得作息变得紊乱 。
二大观察指标!!
作息脱序的孩子,情绪及饮食、排便习惯容易跟着改变,家长若发现他明明没有生病却出现这些现象,就不能再放任下去啰!
1饮食:食欲不佳、吃东西不专心、感觉疲倦而忘了喝奶 。
2情绪:异于平常地容易哭泣或很黏人
3排便:太累、太紧张或水喝太少,都可能造成便便时间不固定,请家长找出原因并处理 。
及早预防 大人、小孩都轻松~
何云凤表示,即使对大人来说,要维持稳定的作息都很不容易,何况是睡眠型态尚不稳定的孩子?以下针对全天托育及父母亲自照顾两大家庭型态,提出培养良好作息的妙招:
全天托育者
生活忙碌的家长,有时不得不将孩子全天托给祖父母、保姆照顾,即时平时他不在身边,但周末将他带回家时,仍应尽量维持他原本的作息 。
请父母依事情的先后次序把时间作切割,尽可能把周末的时间留给孩子 。带孩子回家后,当天晚上双方不要玩得太晚,星期六上午则可先陪他互动一段时间,到孩子上午的休息时间时,建议家长也一同补眠 。待双方都养足精神,父母可以轮流陪孩子玩,同时将没空整理的家务轮着做完 。到了星期日,还能早点将孩子送回照顾者处,让自己能够尽早休息 。
有了妥善的安排,才不会说平时上班已经够忙了,假日接孩子回家照顾后更累 。
父母照顾者
爸爸妈妈自己照顾宝宝,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发展,从小稳定他的作息 。适用方法如下:
1.规律的生活安排:
如孩子1~2个月大后,家长可趁着他清醒时多逗弄他,让他将视线集中在你的脸部,延长清醒的时间 。
3个月后除夜间睡眠外,上、下午休息时间约为l~2小时左右,之后随年龄慢慢缩减,而两岁前孩子最迟10点前一定要就寝 。
家长应配合孩子的作息,安排适合的活动,例如上午通常以室内活动居多,午睡过后,可以搭配音乐活动肢体,或者进行婴幼儿按摩,当然带他到户外走走也很不错 。回家后再吃个点心、玩玩游戏,到了傍晚其他家人回来后,孩子的注意力也会转移,原照顾者可休息一下或整理家务 。接着待宝宝用餐、洗澡完毕,家长可带领他从事静态活动,如说故事、聊天、布偶游戏等,让他保持平稳的心情入眠 。
2.避免干扰孩子睡眠:
家长如果晚睡,孩子知道外面有动静,可能也跟着不想睡,因此家长可以轮流照顾宝宝入眠,同时避免活动时吵到他休息 。
3.寻求其他家人支持:
其他家人若不了解孩子需要稳定的作息,反而会形成最大的干扰 。所以夫妻俩可得善尽沟通之责,将这样的观念传给其他家人 。孩子能睡眠自理前,有很长时间需要家长的努力,其他家人若能体谅并给予协助,就能让爸爸妈妈有喘息的空间,亲子双方都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