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宝宝≠“病”宝宝


宝宝出汗本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许多家长因为宝宝晚上睡觉爱出汗,便担心宝宝出汗多会影响健康,还有家人认为,这是某种疾病发出的信号 。
对此专家解释说,宝宝夜里出汗不一定是生病 。
只出汗不烦躁,
宝宝是在调节体温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医师王玉梅说,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所产生的热量以及代谢的产物也相对较多 。同时,小儿的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睡觉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为失去大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从而出现多汗的现象,这是完全正常的 。
王玉梅表示,婴幼儿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只有通过出汗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
“过度保暖,不良的习惯,以及乱吃清火的药物也可导致宝宝出汗多 。”王玉梅说,比如,一些家长喜欢给宝宝多盖被,生怕宝宝着凉;一些家长在宝宝入睡前给其喝牛奶等高热量的饮品,使宝宝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只能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还有一些家长怕宝宝上火,经常给孩子服清热解毒的药物,而这些药物里大多含有退热成分 。
此外,室温过高、打骂孩子后使其精神过分紧张,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宝宝如果只是出汗,没有烦躁、哭闹的现象,家长不用着急 。
前半夜出汗+枕秃、易惊
宝宝可能缺钙了
除了生理性出汗,如佝偻病、结核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汗,就是病理性出汗了 。
王玉梅说,佝偻病引起的出汗,主要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 。另外还伴有烦躁、易惊、枕秃、屏气等症状,这些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 。“有这些症状的孩子,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
【“汗”宝宝≠“病”宝宝】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其他疾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 。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 。另外,心肺疾病、低血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导致宝宝多汗 。“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必要时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并及时治疗 。”王玉梅说 。
王玉梅还提醒家长,判断宝宝病理性多汗,除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分析以外,还应进行有关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家长切不可上网一查,便自己给宝宝擅自下结论,且随便给宝宝用药 。
出汗多的宝宝要多喝水、勤洗澡
如何护理才能保证“汗宝宝”的健康呢?王玉梅说,要从改变环境和习惯两方面着手 。
首先,要给宝宝穿纯棉质地内衣,透气、吸汗,贴身穿着也比较舒服 。另外,即便是冬天,宝宝的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从小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
其次,要及时调节室内温度 。每天早、中、晚定时通风换气,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冬天有暖气的家庭,不要让室内过热 。
再次,就是要给宝宝勤洗澡、及时更换衣物 。因为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过多汗液积聚在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容易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所以要勤洗澡,以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燥 。另外就是宝宝出汗后要及时换上干爽内衣 。
最后,家长应该注意的就是要让宝宝多喝水 。出汗多的宝宝,由于体内水分丧失较多,如果不及时补水,就有可能脱水 。
■?说说你的育儿经
正常的婴儿在睡眠时比较安静舒坦,呼吸均匀而没有声响,有时小脸蛋上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表情 。但是如果婴儿有以下状况出现,父母应该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