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秋节风俗有哪些

农历八月十五 ,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 。在月圆的中秋 , 大多数家庭 , 老老少少都会吃月饼 , 赏月 。除了吃月饼 , 赏月外 , 你还知道哪些中秋节的习俗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秋节风俗有哪些_中秋节的风俗传统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欢迎阅读!

2021中秋节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中秋节风俗有哪些
赏月
【2021中秋节风俗有哪些】来源于祭月 , 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 , 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 , 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 , 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 , 正式定为中秋节 。
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 , 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 , 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 , 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 , 红烛高燃 , 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 , 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 , 在家的 , 在外地的 , 都要算在一起 , 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 , 大小要一样 。
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 , 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 , 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 , 挂于家屋高处 , 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 , 高可数丈 , 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 , 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 , 灯笼两个 , 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 , 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 , 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 ,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 , 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 , 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 , 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 , 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
玩儿兔爷
兔儿爷是中秋节期间 , 给孩子们玩耍娱乐的一种泥塑玩具 。其形状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 。头上竖两只长耳朵 , 嘴是三瓣的兔子嘴 , 其他地方跟人没什么区别 。现在寻常市面上已见不到兔儿爷的踪影 , 只是作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馆之类的地方展览 , 或者在工艺品商店里出售 。年轻人对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来就津津乐道 。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 。皎洁的月光下 , 人们衣着华美 , 三五结伴 , 或游街市 , 或乏舟秦淮河 , 或登楼观赏月华 , 谈笑风生 。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 , 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 , 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园之抱月楼 , 则成了市民赏月的新景点 。旧时南京人“走月”还有一种特殊的祈盼之举:凡没生儿子的已婚妇女 , 要去游夫子庙 , 随后再跨过一座桥 , 相传即可有“梦熊之喜”(意生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