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骂越往怀里钻?孩子犯错后的“可怜样”,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文/宋妈说育儿(原创文章 , 欢迎转载分享)
每位家长在育儿的过程中感到最头疼的事情 , 莫过于教育孩子了 。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 家长虎着一张脸对孩子犯的错进行教育 , 孩子常常是小嘴一瘪 , 低头就“哇”的哭出来 , 同时却伸出了小手 , 可怜兮兮的不停往家长的怀里钻 。
许多家长都无法理解 , 因为成年人在受到指责时 , 要么生气反驳、要么沉默不语 , 为什么孩子的行为则正好相反?当犯错挨骂的宝宝求抱抱的时候 , 父母到底应该坚持教育还是及时安慰?这是许多父母面临的难题 。
其实这种行为 , 蕴含了孩子的“心理暗示” , 读懂了孩子行为背后的含义 , 家长们就会豁然开朗 。
越骂越往怀里钻?孩子犯错后的“可怜样”,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文章图片
“熊孩子”在地铁上被妈妈训斥后求抱抱 , 妈妈接下来的做法被称赞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真实的经历 。
在晚高峰的地铁上 , 一对母子随着人流挤入了拥挤的车厢 。 这个小男孩儿约摸四五岁的模样 , 眼睛滴溜溜地乱转 , 一副非常顽皮的模样 。 而母亲的神情则略显疲惫 , 拉着孩子侧靠在车厢壁上闭目养神 。
过了两站路 , 小男孩儿就开始不安分起来 , 在车厢里来回跑动 , 同时还在大吵大闹 , 惹得劳累了一天的乘客侧目 , 纷纷都把目光投向孩子的妈妈 。
妈妈实在忍无可忍 , 把小男孩儿拎回身边一通教育 。 而小男孩则立马放声大哭 , 一边哭还一边抱着妈妈的腿使劲往妈妈身上蹭 , 一副求抱抱的姿态 。 但是妈妈却没有对他马上进行安慰 , 而是任由小男孩抱着自己哭闹 , 一直到几站路之后母子俩下车 。
越骂越往怀里钻?孩子犯错后的“可怜样”,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文章图片
面对刚刚的经历 , 周围人的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最讨厌这种熊孩子了 , 被批评了也只知道求抱抱 , 不知道改正 。
小孩子不懂事很正常 , 都哭成那样了妈妈也不抱抱 。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时候可不能抱 , 你越理他他越起劲 , 就要晾他一会儿 。
面对孩子被教育时“求抱抱”的行为 , 大多数家长都是既心疼又无奈的 。 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是在耍小聪明 , 故意做出一副可怜样 。 实际上孩子装出可怜相的背后却透露出了孩子许多的心理暗示 。
越骂越往怀里钻?孩子犯错后的“可怜样”,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文章图片
孩子为什么会越骂越往怀里钻?这些“心理暗示”家长要明白
1)害怕受到犯错后的惩罚 。
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 , 总会表现得过于严厉 。 有时不分轻重地就会对孩子吼骂甚至责打 , 所以当孩子发现父母有发脾气的倾向时 , 就会马上钻到家长的怀里 ,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接下来更严厉的惩罚 。
越骂越往怀里钻?孩子犯错后的“可怜样”,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
文章图片
2)通过触觉来寻求内心的安全感 。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 都喜欢通过对熟悉亲近的人的触碰来获得安全感 。 在孩子的认知中 , 总会认为父母对自己发脾气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 再加上许多父母都会在生气的时候对孩子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类似的话语 。 让孩子下意识认为妈妈生气就等于妈妈不要自己了 , 所以才会通过求抱抱这样一种方式来与妈妈进行触碰 , 以此来获得安全感 。
3)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示弱 , 请求原谅 。
在父母教育孩子时 , 其实孩子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 但是明显家长们还在气头上 。 聪明的孩子们就会用求抱抱这样的方式来示弱 , 让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可怜样” , 然后通过拥抱的方式来告诉父母 , 自己做错了希望被原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