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闭门羹”原本的意思是什么?

听说过闭门羹吗?简单地说 , 拒绝客人进门就叫做让客人吃了闭门羹 。我们有理由相信 , 这闭门羹一定是世上最难以下咽的一道素食 。以前 , 一直会借用“闭门羹”这个词来说事 , 只是 , 最近才了解到“闭门羹”的本意 , 竟与妓女有关 , 弄清这些后 , 为自己曾经的无知而倍感脸红 。
【吃“闭门羹”原本的意思是什么?】

吃“闭门羹”原本的意思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古代 , “闭门羹”这个词可不是随便用的 , 是专指妓女拒绝接客 。
话说唐代 , 宣城有个妓女叫史凤 , 非常挑剔 , 她看不上的客人根本不接待 , 不接待也不是生硬拒绝 , 而是派妓院的工作人员给客人送上一碗羹 , 还有个很委婉的说法:“请公梦中来 。”史凤还把这件事写成一首诗 , 诗名就叫《闭门羹》:“一豆聊供游冶郎 , 去时忙唤锁仓琅 。入门独慕相如侣 , 欲拨瑶琴弹凤凰 。”
天长日久 , 来访的客人们见了羹 , 也就心领神会 , 便主动地告辞了 。以羹待客就是拒绝会见的意思 , 所以人们便把这羹 , 称为“闭门羹” 。
所谓羹 , 最初时系指肉类 , 后来以蔬菜为羹 , 再后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 , 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 。以羹待客 , 比直言相拒 , 要婉转 , 客气一些 。可惜现代拒客 , 则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 , 以闭门羹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