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轶事9则:半截美人,做饭太守,做菜观察…( 三 )


所以,上海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江浙的命根子 。
当太平军抵达上海外围,曾国藩的援军刚刚出发,若太平军全力进攻,上海肯定保不住 。
可它始终未丢,全仗一个叫李绍熙的人 。
李绍熙,广东梅县人,金田起义时,他本为“会匪”头目,不久投降了清军,赏六品衔,效力军前,后加都司衔,派他守位于江苏的东坝 。
可是没多久,东坝就被太平军占了,李绍熙“复降于敌” 。
太平军占据昆山后,李绍熙觉得在太平军那里,还是不如在清军那里有前途 。
秘密地用信函的形式,告诉了清军 。
此后每当和清军对阵,他都虚张声势,嘴里吼得热闹,却令手下空放枪炮,不伤清军一根毛 。
这种把戏玩了两个月,终于被太平军忠王李秀成所觉 。
李秀成大怒,杀了李绍熙,下令全力进攻 。
可为时已晚 。
援救上海的清军,已经开到,上海的城防也已加固,形势陡然逆转,上海化险为夷 。
李绍熙暗降之事,如果早被察觉,上海肯定不保,江浙之患,恐怕未有穷期 。
沈葆桢,晚清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林则徐女婿 。
咸丰六年,沈葆桢以御史主管一郡政事,奉命守广信(今江西上饶) 。
杨辅清(太平军后期名将)由吉安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所过辄陷” 。
面对洪水一般冲来的太平军,沈葆桢唯一的选择,是亲自登上城墙,激励军民死守,确保广信无恙,他受知大用,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
沈葆桢能做到这点,夫人林氏(也就是林则徐女儿)发挥了重要作用 。
每当太平军全力攻城,广信岌岌可危时,林夫人就把内署的金、帛拿出来,犒劳守城将士 。
她还列巨锅于大堂,亲自烧火做饭,确保守城的将士们有吃有喝 。
当时,沈葆桢的幕僚已星散,他一个人顾东顾不了西,林夫人主动承担了督促士兵守城、供应军火粮草等后勤工作,声讨、晓喻太平军的文书,公文的批阅等等,基本上也是她承包了 。
士民感慨地说,也只有林则徐这样的父亲,才能生出如此智勇双全的女儿 。
胡林翼,湘军重要首领,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与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
据史料记载,胡林翼是在武昌咯血而死的 。
合肥人刘某,曾在胡林翼麾下为戈什哈(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目睹了胡林翼咯血而死的过程 。
据刘某说,1861年8月,清军围安庆的时候,胡林翼前往视察,策马龙山察看形势,高兴地说:“此处俯视安庆,如在釜底,贼虽强,不足平也 。”
在山上察看完地形,胡林翼骑马来到江边,忽然看到两艘洋船鼓轮西上,快如奔马,疾如飘风,顿时变色不语,勒马回营 。
走着走着,他突然口吐鲜血,差点掉下马来 。
之前他就有病,此后病情陡然加重,不到数月,便病逝军中 。
太平军那么厉害,他都不怕,对于消灭太平军,显得信心满满,胸有成竹 。
然而,当他看到两艘跑得飞快的西洋船,深感于洋人才是大清的心腹大患,以至于急火攻心,导致病情加重,不治身亡 。
想当初,有“救时宰相”之称的阎敬铭在胡林翼幕府时,每当与胡论及洋务,胡不是摇手,就是闭目,闷闷不乐,良久才说,这不是咱们所能左右的 。
那时候他就意识到,最可怕的不是“长毛”,而是洋人 。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国难,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使中国陷入空前灾难,险遭瓜分,印证了胡林翼之远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