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 , 尤其是2岁之前 , 需要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 孩子的性格才容易乐观自信开朗 , 成为一个拥有健全性格的人 , 但是如果家长缺少耐心 , 经常性吼叫孩子 , 会让孩子处在一种恐惧的边缘 , 极度缺少安全感 。
(4)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当吼叫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 , 孩子会慢慢适应这样的环境 , 也会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衍生一些对应的性格特点 , 比如说性格中的逆反色彩 , 家长没有耐心 , 孩子更容易逆反 , 这也是一种因果 。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小宝宝比我们想象的伶俐 , 也同样比我们想象的好哄 , 当孩子执意要买玩具或者是玩别人的玩具的时候 , 一个好方法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
打个比方说 , 我家的宝宝感兴趣的动物一直在变化 , 第一次看见狗之后一段时间就对狗狗感兴趣 , 这段时间我就经常用“前边有个狗狗 , 我们去追狗狗”这个套路来转移她的注意力 , 每次她都上套 。
隔段时间认识了猫 , 就对猫格外感兴趣 , 这个时候就把主人公“狗”换成是“猫” , 同样好用 , 目前这个阶段她又对鳄鱼比较敏感 , 所以又把猫换成是鳄鱼 。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 , 家长不妨认真观察 , 使用这样的方法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
文章图片
4、反复强调性教育
我们都知道孩子哭闹的时候说教是没有意义的 , 因为此时的孩子是听不进去任何话语的 , 他们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的目的 , 想借用“哭闹”这个杀手锏来让父母妥协 。
但是这不意味着 , 我们就要放弃教育 。
教育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 尤其是对2岁左右的孩子来说 , 需要反复强调反复教育 , 孩子才会慢慢明白一些道理 。
比如说 , 我们在给孩子看绘本的时候 , 就要告诉他好孩子不会看见什么就要什么 , 想要什么玩具要跟妈妈讲 , 但是不可以哭 。
日常生活中这种教育多了 , 孩子就慢慢明白一些道理不会无理取闹 。
文章图片
引导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 才会有效果
为什么有的孩子出门以后不要别人的零食 , 不要别人的玩具 , 看起来十分乖巧 , 有的孩子出门看见什么都想要呢?
真的是天生性格使然吗?当然不是 , 这跟家长的引导教育有直接的关系 。
1、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
当孩子第一次出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 , 我们就要耐心跟孩子解释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
比如说孩子第一次看见伸手要别人的玩具的时候 , 我们就要告诉孩子想要玩别人的玩具需要经过别人的允许 , 否则不可以随便动别人的玩具 。
这样的话要重复很多次 , 妈妈不要觉得烦 , 孩子就是在这样的引导教育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
文章图片
2、指出别的小朋友的不足之处
小孩子最喜欢模仿 , 尤其是喜欢模仿别的孩子 , 利用这一点 , 可以正面引导孩子 。
比如说当别的孩子因为拿不到玩具哭的时候 , 我们就可以跟宝宝说“看吧那个小宝宝哭了 , 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 不能随便要别人的玩具” , 当我们说话的时候 , 孩子会很认真的点头 , 说明他确实在听 。
3、看绘本、看动画的时候引导孩子
另外 , 跟孩子一起看绘本、看动画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引导教育机会 , 而且这个时候孩子会很认真 , 引导教育的效果十分明显 。
当我们把引导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细节的时候 , 孩子就会如期变得懂事很多 。
- 新手爸妈上路,动作虽然不熟练,但是宝妈开心呀
- “中国式喂饭”坑了妈害了娃,教宝妈几个小妙招,让娃独立吃饭
- 寒假是“黄金亲子时间”,带娃做好1件事,开学后孩子会有大变化
- 奶奶冬天几种“瞎勤快”式带娃,宝妈别害怕得罪,要尽快制止
- 参加幼儿园家长会后,宝妈反思:原来孩子拥有这种性格如此重要
- 悲剧频发,这3个“育儿误区”宝爸宝妈要尽早知道!
- 宝妈生完孩子后要问啥?注意啥?要知道啥?四个关键点一次性讲透
- 什么时候断奶才合适?多数宝妈都断早了,坚持2年才算胜利
- 一根胶带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几个训练专注力的方法,宝妈学起来
- 孩子胀气就吃益生菌?益生菌不能包治百病,宝妈不要被广告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