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妈妈》一门之隔的两个世界,交换的是父母,是眼睛,也是自由( 二 )


因此在《鬼妈妈》这部影片的背后 , 其实也折射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晏子使楚》中曾提及“橘生淮南则为橘 , 生于淮北则为枳” , 这句话就已经说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再次说明了环境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
《鬼妈妈》一门之隔的两个世界,交换的是父母,是眼睛,也是自由
文章图片
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便来自于家庭 , 来自于父母 。 或许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不如学校教育专业 , 但家庭教育却有着早期奠基的作用 , 长期持续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 。 现实生活是否尽如人意 , 父母亲情是否温暖绵长 , 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父母的教育 。
而影片中卡洛琳走了与另外三个小孩不同的结局 , 也证明了卡洛琳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付出 。 虽然他们疲于工作疏于照看卡洛琳 , 但并没有忘记对卡洛琳的教育与指导 , 言而有信、约法三章都是影片中最真实的体现 。
《鬼妈妈》一门之隔的两个世界,交换的是父母,是眼睛,也是自由
文章图片
《鬼妈妈》纽扣眼睛 , 满足的是短暂的欲望 , 失去的自由已成不可逆转的伤
《鬼妈妈》说到底还是一部寓言类的动画影片 , 而这部寓言作品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眼睛的交换 。 在门的另一头 , 所有人的眼睛都成为了纽扣 , 这也是他们为了呆在这个幻想中的世界所付出的代价 。 但失去真实眼睛之后的儿童 , 再也无法回归现实 。
《鬼妈妈》一门之隔的两个世界,交换的是父母,是眼睛,也是自由
文章图片
孟子曾说“养心莫善于寡欲 。 其为人也寡欲 , 虽有不存焉者 , 寡矣;其为人也多欲 , 虽有存焉者 , 寡矣 。 ”大概意思是说养心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 。 那些欲望少的人 , 尽管也有失去本心的 , 但为数很少;那些欲望多的人 , 尽管也有能保存本心的 , 但为数也很少 。
《鬼妈妈》就是在讲究眼睛交换背后的欲望 。 门的那边看似天堂实则地狱 , 关键还在于孩子们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 鬼妈妈把握了孩子们的欲望 , 并尽量加以满足 , 有一些孩子未能在满足短暂的欲望后守住本心 , 继而迷失了自己坠入深渊成为了鬼妈妈的傀儡 , 失去了自由 。
《鬼妈妈》一门之隔的两个世界,交换的是父母,是眼睛,也是自由
文章图片
卡洛琳最后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其实还是因为她对鬼妈妈的不认可 , 不管鬼妈妈付出了多少 , 她依旧不是卡洛琳的亲生母亲 。 这一点也是从儿童视角出发 , 亲生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 欲望面前 , 亲生父母显然更为重要 。 欲望能够得以满足 , 但人都会欲求不满;亲生父母疏于照看 , 但毕竟血浓于水 , 亲生父母只此一双 。
《鬼妈妈》一门之隔的两个世界,交换的是父母,是眼睛,也是自由
文章图片
纽扣眼的替换 , 看似是一劳永逸满足欲壑难填的内心的一种方法 , 但一劳永逸也需要付出沉痛的代价 。 禁不住诱惑的孩子献出了眼睛丧失了自由 , 待反应过来之时为时已晚 。
从三个被囚禁的孩子身上 , 一方面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孩子禁不住诱惑的背后 , 是父母的亲情淡薄?但凡能让孩子们记住一点亲生父母的好 , 也没人愿意抛弃亲生父母 , 转投他人的怀抱 。 另一方面也是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 单纯的儿童如此容易上当 , 是家庭教育中缺少了一环言传身教 , 导致儿童安全意识的淡薄 。
《鬼妈妈》一门之隔的两个世界,交换的是父母,是眼睛,也是自由
文章图片
综上所述
《鬼妈妈》一部讲述父母亲情的动画影片 , 真实反映了儿童内心幻想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差距 。 儿童的内心其实都拥有非常多的欲望 , 这些欲望并非不可实现 , 但往往缺少一个帮助他实现的人 , 而父母作为儿童成长中最为重要的人必然也成为了满足他们欲望的人 。 儿童不满足于现状 , 是环境的影响 , 也来源于对父母亲情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