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4种行为看似爱孩子,实则伤害孩子最深,你中招了吗?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而孩子则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显得崩溃 , 但冷静思考就会发现:孩子大多时候显现的样子 , 其实就是我们本身的样子 。
有时家长一些无意识的逾矩言行 , 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迷茫 , 甚至是伤害 。 长此以往 , 可能会误导他们的价值观念、道德取向、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 。
家长的4种行为看似爱孩子,实则伤害孩子最深,你中招了吗?
文章图片
虽为家长 , 但您是否曾经也让父母无奈 , 身上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下面这4种孩子最不愿意接受的模样 , 您是不是也存在?
★有意无意 , 总拿别人家孩子跟自己孩子作比较
曾经有节目做过一个街头采访 , 问孩子们:“你最讨厌父母对你说什么?”
有不少孩子表明心声 , 说最不喜欢父母夸别人家孩子 , 总拿自己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 , 比如:
“你看人家孩子学习多好 , 每次考第一!”“别人家小朋友钢琴8级了 , 可你看看你 , 学了几年了啥也没学会!”“隔壁家小哥哥跟你一样大 , 成绩比你好 , 篮球比你好 , 哪哪都比你强……”
在夸赞别人的同时 , 也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愤慨 , 甚至在孩子争辩时还冷嘲热讽 。 很多时候 , 家长口中“别人家孩子”像心头的千斤重担 , 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 。
家长的4种行为看似爱孩子,实则伤害孩子最深,你中招了吗?
文章图片
家长拿孩子作比较时 , 可曾想过自己与别人家父母或许也存在差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 以他人之长攻自己之短 , 何必呢?这样不仅对孩子身心造成伤害 , 还会让孩子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 , 变得患得患失、输不起 。
【育儿贴士】
俗话说 , 一山更比一山高 , 攀比是没有终点的 。 老拿孩子跟人比较 , 只会让亲子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 别让自己孩子的成长路上 , 留下太多的阴郁和遗憾 。
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现更好、更努力 , 唯有适时的表扬才是最大的动力 , 孩子哪怕是丁点的进步 , 都值得大大的鼓励!
★以爱之名 , 沉浸在“自我感动式付出”里
KFC餐厅里 , 一位爸爸带着七、八岁的儿子点餐 。 开餐前 , 这位爸爸说:“你这一顿可花了爸爸半天工资 , 别不知足 , 以后可得好好听话啊 。 ”孩子听闻后 , 默默地点头 , 就餐的过程也一声不吭 。
家长的4种行为看似爱孩子,实则伤害孩子最深,你中招了吗?
文章图片
也许这位爸爸觉得 , 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时机:既向孩子表明家里经济状况 , 教导孩子勤俭节约 , 又塑造了一个爱孩子、舍得为孩子付出的好爸爸形象 。
但实际上 , 孩子接收到也许并不是这些 , 反而是一些负面信息!从表情能看出 , 孩子吃这顿饭的心情很复杂 , 甚至很糟糕 。 父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 , 对于孩子来说 , 其实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
【育儿贴士】
亲子关系中 , 不存在谁亏欠谁 , 别让孩子在愧疚中长大 。 或许他比较顺从于父母 , 但未必真心认可父母的付出 , 或可能“被迫”回报父母的恩情 , 以缓解内心的愧疚 。
家长别以爱的名义 , 无条件为孩子付出 , 并以此来约束孩子的行为或“道德绑架” 。 最好的亲子关系 , 不应该把孩子推到我们的对立面 , 而是亲密有间 , 爱而有度 。
家长的4种行为看似爱孩子,实则伤害孩子最深,你中招了吗?
文章图片
★言行不当 , 孩子只会有样学样
有一次带孩子到老公的同事家做客 , 他们家女儿跟我们孩子玩得挺开心 。 但过程中我们家男孩比较皮 , 没经女孩同意就动了她的公主娃娃 。 小女孩气急了说:“这不是你的娃娃 , 你不许抢 , 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