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拉玛特如何赋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 二 )


  据他透露,今年儒拉玛特和国内一家具有近20年电机生产相关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同时也具备一定扁线定子电机设备制造工艺和经验的国内企业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研发并制造扁线定子量产线 。此外还包括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燃料系统、电堆及其他相关部件开展相关的研发,目前儒拉玛特已经成功交付了膜电极自动化生产线 。“同时我们也有计划切入锂电池业务板块 。”
  伴随着这些布局的展开,与此同时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双碳”战略,驱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快速扩大,白世泰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板块在儒拉玛特业务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 。“目前,汽车板块大概占了儒拉玛特80%-90%的业务量,预计5年内儒拉玛特的汽车业务将有70%-80%是与新能源汽车有关 。” 白世泰表示 。
  持续深耕本土化,中国客户占比提升明显
  儒拉玛特虽起源于德国,但基于在国内市场二十多年的深耕,儒拉玛特有接近2/3的业务量是在中国达成 。
  “在这背后,我们不仅在中国市场实现了本土化设计、开发和生产,还会将在国内制造的设备出口到全球,并提供全球化的售后服务 。从这一点上来讲,儒拉玛特(苏州)交付的设备基本是100%本土化 。” 白世泰表示 。
  尽管如此,目前儒拉玛特70%-80%的客户却是外资企业,且主要是欧美企业,例如博泽、博格华纳、博世、彼欧英瑞杰、大陆集团、德纳、海拉、翰昂、联合电子、皮尔博格、纬湃、ZF等(排名不分前后)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工业4.0最初就起源于德国,与之对应美国也较早推出了先进制造战略,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基于此欧美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一直都走在世界前列,整体的智能制造水平也相对较成熟 。
  但白世泰同时指出,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例如《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规划”等国家战略的指引,目前国内上至政府层面、下到企业越来越重视智能制造,这使得儒拉玛特中国客户的占比也一年比一年多,目前中国本土企业客户有:美的威灵、保隆科技,拓普集团、龙润等(排名不分前后) 。
  特别是2020年疫情之后,很多制造企业高层对自动化&数字化制造的需求意识和紧迫性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在白世泰看来尤为关键 。“传统工业要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最核心的便是从公司的战略制定者到执行层,都需要理解并支持智能制造 。”眼前的形势对于儒拉玛特而言,显然十分利好 。
  而且中国市场在智能制造方面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0)》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75%的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都在一级及以下,核心业务重要环节还未实现标准化和数字化 。即便是智能制造能力水平最高的汽车行业,依旧有54.9%的企业智能制造成熟度水平在一级及以下,与欧美等发达市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
  “我们的数字化产品就定位于给中小型制造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因为在中国中小型企业占了全国企业总数95%以上,这部分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 白世泰指出 。正因为如此,在新提出的“五化一力”战略中,诸如全球化、数字化、多元化等,儒拉玛特都是率先从中国推动 。
  不仅如此,儒拉玛特也在有意识地进行市场培育 。据白世泰介绍,儒拉玛特承办了一个关于智能制造的平台-SMAS (智能制造发展与应用大会),主要用于自动化、数字化和企业管理相关的行业沟通和分享,以通过实际应用案例以及给企业提供渐进式的应用规范及实施指导来协助国内的中小型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工厂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