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发热月经不调 女性手脚热不来月经


手脚发热月经不调 女性手脚热不来月经

文章插图
手脚发热月经不调,可能是由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建议要注意休息,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这种情况建议及时进行激素六项检查,结合超声检查,便于明确子宫两侧情况及附件,及时治疗 。考虑到肾虚缺乏症,可以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刺激性食物侵入 。
【手脚发热月经不调 女性手脚热不来月经】
1、阴虚发热手足心热
本证以阴虚阳亢,水不制火,虚火内扰为主要病机 。阴虚阳胜,虚火内炽,故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或骨蒸潮热;虚火上炎,扰乱心神则心烦少寐,多梦颧红;内热逼津液外泄则盗汗;阴虚火旺,津亏失润,故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小便黄少;舌体瘦小,舌质干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 。本证以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心烦少寐,口干咽燥,舌质干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治以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加减 。
2、火热内瘀(气郁发热)手足心热
本证以情志不调,气郁化火为主要病机 。肝主疏泄,藏血,喜条达,其经脉布于胁肋,贯于膈而通于乳 。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或恼怒过度,肝火内盛,故见发热;因为情志所伤,故发热随情绪波动而起伏;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故抑郁不欢,胸胁胀满疼痛,两乳胀痛;叹气则气机暂得舒畅,故喜叹息;疏泄失常而血行不畅,故见妇女月经不调,经来腹痛;烦躁易怒为肝郁化火之故;肝火烁津,胃肠有热,故见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舌质红或舌边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征 。本证以低热或潮热,症状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抑郁不欢,喜叹息,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治以疏肝理气,清肝泻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
二、现代医家对手足心热的新看法
关于手足心热的分证论治,古籍中多从阴虚、瘀热入手,现代中医根据临床实践及实验观察,认为手足心热主要见于阴虚内热之人,但其他很多原因亦可导致本症状,属内伤发热范畴,具体分证论治如下:
1、瘀血阻络,日久化火可致手足心热
瘀血内阻,久郁化火,这在中医理论中早已成定论 。然而,由此所产生的热是否有手足心热,却论及者鲜见 。程氏治疗瘀血阻络的案例,可以说是对临床医家在手足心热临床意义的认识上是一个新的启迪 。治以逐瘀通经,方可选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
2、脾气不足,中焦亏虚可致手足心热
气虚发热,多年来一直是中医学术争论的问题之一 。对此争论的交点主要是围绕气虚为何能导致发热?尽管对此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述己见 。然而,就气虚能够使人发热这一点的认识上却基本大同,而且从临床实践中也认识到气虚的确可致发热,其热型也不固定,有低热,也有高热,有午后热,也可有手足心热等,但无论何种热型,它们均有其共同特点,即“烦热则张”,且发热往往与脾胃虚弱,纳运失健症状并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