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钱包,被十一假期榨干了


年轻人的钱包,被十一假期榨干了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字母榜,作者 | 刑思远,编辑 | 毕安锑
十一长假,是打工人一年中难得的大块休闲时光,很多人利用这段时间旅游玩乐,好不惬意 。但另一方面,假期间的各种消费开支,也让不少年轻人叫苦不迭 。
为了给十一假期出游作准备,大学生车哲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启“疯狂攒钱”模式:白天吃食堂不超过20元,午饭只点一个荤菜,日用品只上某多上购买,化妆品等开支能省则省,父母每月给的2500元生活费,至少存下一半 。
假期过后,整个10月,经济窘迫的车哲,又要陷入“吃土”攒钱的循环:连续几周吃水煮泡面,不敢参加人均50元以上的聚餐或娱乐,还要做两三份兼职弥补钱包的亏空 。
像车哲这样被十一假期榨干钱包的年轻人,为数并不少 。
携程发布的《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 90后、00后等新世代人群占比超过60%,成为出行的绝对主力军 。
同程旅游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居民用于购买出境游产品的人均支出突破了5000元/人,人均支出最高的前十个城市的人均支出均在8000元/人以上,人均支出最高的成都市甚至突破了3万元/人 。
旅游花钱的大头通常是交通和住宿,但爱上头的年轻人旅游起来就像装修,往往容易产生“激情消费”,事后一看,远超预算 。
十一假期去柬埔寨自由行的车哲,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在几天里打卡了近10个项目,每天花钱如流水 。等假期结束,翻看银行卡的消费记录,车哲傻了眼----这次十一的花费超过10000元,是她预算的两倍 。
有些年轻人为了避开人流,没有选择外出旅游,而是在当地“酒店游”,在豪华酒店或者特色民宿消磨假期时光,虽然省了交通和游玩费用,但五星酒店总归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哪怕不去旅游而是回家,在人情来往上,也有不少要花钱的地方等着年轻人 。
难得十一期间家人团聚一次,有的人会用超过自己平时消费能力,来给自己父母“尽孝心” 。
28岁的陈力是一个普通打工人,他的父亲是做小生意的老板,两人在消费层级上完全不是一个水平,但为了表孝心,爸妈想买什么,陈力从不会拒绝 。
有的人则花重金在伴侣父母身上 。第一次正式上门拜访男友父母,24岁的黄盈花了整整4000元买礼物,“起步高一点,让对方看到自己家的档次,以后逢年过节,婆家自然不敢怠慢 。”
4000元的礼物,对于月薪两万的黄盈来说,相当于她每月工资的1/5,偶尔一次消费还不算“肉痛” 。在国企上班的阿星显然没那么幸运了,十一是婚礼高发期,婚礼纪发布的国庆假期结婚数据显示,2020年长假8天内超60万对新人举办婚礼 。
在办喜事的旺季,接连不断的份子钱,每一年都能让阿星钱包来次“大出血” 。
有一年十一期间,阿星连续赴了四五个场婚礼,支出了5000块份子钱 。阿星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工作三年来的几万存款,虽然不多,但陆陆续续都变成份子钱花了出去 。
等假期过完,阿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如释重负 。想着花出去的份子钱,心疼的阿星只希望能尽快办场婚礼,把份子钱都收回来 。
5位在十一假期陷入“疯狂”消费模式、钱包被榨干的年轻人向字母榜倾诉了他们的苦恼 。以下为他们的口述实录 。
(黄盈、陈利、阿星、车哲、李季皆为化名)
01 “人情世故才是最费钱的 。”
  • 陈力,男,28岁
我工作5年,年薪30万,依然惧怕过十一 。